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仪陇新闻 > 正文

脱贫路上不等不靠 勤劳创造幸福生活

来源:南充日报 2018-11-06 02: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伍罗文博 实习生 谷芳)11月1日,仪陇县日兴镇黎明村贫困户龙从虎像平时一样,早早来到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大棚内整齐排列着菌棒,菌袋中开出的朵朵香菇簇拥在一起,长势良好。

“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天,我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45岁的龙从虎一边看管食用菌,一边给记者讲述他们一家这些年的生活变化。2013年,龙从虎父亲被查患有食道癌,急需手术,这一情况让仅靠务农为生的一家人生活雪上加霜,不得不向亲戚朋友求助,欠下6万余元外债。“为了还债,我去成都务工。”龙从虎说,2014年,他家被村里评为贫困户。

2016年春节,龙从虎回家过年,村干部告诉他村里要建食用菌产业园的事,希望他留在村里负责管理生产,这样不出远门就能务工,还能照顾家人。但是,龙从虎一开始犹豫不决。“我没技术、没销路,就怕做亏损了。”龙从虎坦言。

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黎明村建起柑橘、食用菌、莲藕脱贫奔康产业园。黎明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业主带领27户贫困群众组建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每户贫困群众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并参与种植获得收益,每年仅保底分红就有7000元,入股并参与种植的农户,每年可获得收益3万元至5万元。

自从龙从虎入股食用菌产业园后,每天都在大棚里忙碌。“要做好食用菌产业,仅靠勤奋是不够的,关键还得看技术。”龙从虎表示,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他学会了装棒、育苗、注水、收获、包装等操作。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养菌技术及相关管理知识。入股产业园后,他们只负责生产,业主负责统一收购,村民的农产品不愁销。今年9月10日以来,他家就卖了近2000公斤的食用菌。

“去年,我家销售食用菌收入近3万元。”龙从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上他妻子给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工人做饭的收入1万余元、自己的管理收入2万元,去年全家总收入5万余元。

“如今,村里还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增收渠道越来越多。”龙从虎说,今年他们一家除了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保底分红外,还种植了1.5万个菌袋,合作社将按每个菌袋保底利润2元收购,仅此一项,一家人可增收3万元。“现在政策好,自己得多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他说。

新闻推荐

偷换概念收礼金 父子二人受处罚

本报讯(记者李双早)“以为客人是我这个原村党支部书记邀请的就没事,现在看来,真是自欺欺人。”近日,仪陇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

仪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仪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艺术节展演晒成果2018-10-29 01:02
评论:(脱贫路上不等不靠 勤劳创造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