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小桥镇海印村致力于强基础,补发展短板;抓增收,攻致富产业;求变化,拼干事作风,贫困面貌发生大变化。
追踪“畅心路”打通发展瓶颈
路,曾经是制约海印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今,泥泞路踪迹全无,一条新建通村干道映入眼帘。
日前,笔者走进了营山县小桥镇海印村。经过一段平整、宽敞的村道路,便来到了贫困户严育义家。院坝里停着一辆摩托车,屋外整齐地垒放着干柴。
严育义见到笔者便热情地招呼。谈到村里的变化时,他兴奋地说:“路修好了,好日子就来了。以前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坑,不说走,光看到心里就堵。”严育义在外打工的儿子打算回来买辆小货车,跑农村货运挣点钱。
笔者随后来到贫困户冉龙华家。老人摇着蒲扇,乐呵呵地说:“前阵子经常看到别个村修漂亮的水泥路,心里羡慕得很,没想到我们村也把那几条断头路补齐了。到村上开会方便了,赶场方便了,更主要的是娃儿读书方便了,真是暖心窝子啊!”
据了解,该村目前已建好水泥路1.3公里,4.9公里水泥路已经做好基础,正加班加点浇砼路面。
谈到道路建设,海印村支部书记冉平安说:“以前我们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道路。打通连接外界的通道,这既是群众的最大心愿,也是我们脱贫要做的一件大事。”
如何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冉平安介绍道:“我们由群众投票比选确定施工队伍,由群众自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3位群众代表每天义务在现场监督质量。”
据悉,该村后期4.9公里的水泥路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全面竣工。
追踪“幸福水”实现群众夙愿
水,是命脉,缺水曾经制约了海印村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
如今,一条条管道铺设到贫困群众家中,贫困户陆续用上了自来水。
冉平安介绍道: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是脱贫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建蓄水池和山平塘,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同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生活用水。
“我们这里是旱山村,周围没有水库和大河,以前全得靠天吃饭。遇上干旱天气,还要到处找水吃,现在终于不再愁水吃了。”贫困户全体云说。
生产生活用水如何保障?经了解,营山县水务局补助资金用于海印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实施安全饮水工程75户;新建蓄水池9口;整治山平塘6座。
追踪“安心房”圆百姓安居梦
住,也是海印村绝大多数贫困户的“心病”。短短的60天,一处处危房已经变成了修缮一新的安全住房。
贫困户莫桂培站在院子里,看着敞亮的房子,越看越喜悦,越看越激动。她的老伴、儿媳、孙子都相继去世,只剩她和儿子、孙女相依为命。之前的一场大火,把她家的房子烧得只剩个光架架,该县住建局结对帮扶干部鲜晓波帮她维修了房子、养起了羊,莫桂培决定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脱贫。
如何推动安居工程?小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介绍:安居才能实现乐业。群众安全住房是脱贫验收的必考项目。我们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实施,整合项目资金,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户落实,既保证了规划的公平公正,又保证了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经了解,该村34户危房改造已完成30户,还有4户即将扫尾。
追踪“致富业”稳定脱贫有依靠
来到贫困户冉隆明家,院坝里晒满了苞谷,正在喂羊的他兴高采烈地说:“我以前在外面学会了养羊技术,镇上干部就鼓励我带领大家养羊,帮我贷款买羊,还成立了合作社。”
在冉隆明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凯达养羊专业合作社。只见四周绿树环绕,蓝色的彩钢棚下的圈舍里,大大小小的山羊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
谈到产业发展,同行的白秀华介绍道:“贫困户按照自愿申请入社的原则,与合作社签订合同,通过自养和入股两种方式进行。同时,为给贫困户壮胆,我们通过整合资金30万元,建立了‘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保证他们不亏本,有胆量放手去干。”
“以前我是想脱贫,但有力无处使,现在跟着大家一起养羊,越干越有劲。”贫困户邱存富说。谈到自家的变化,他感慨地说:“我1959年就入党了,当贫困户真是给党拖了后腿。我准备年底卖一批羊,可增收6000元,剩下的扩充繁殖,这日子想想都乐啊!”
驻村的农技员陈如林介绍,通过走村入户给贫困户进行技术讲解,户户都掌握了技术,山羊养殖顺利发展。目前,养殖规模已达1000多只,覆盖了全部贫困户,可实现户均增收7000余元。
追踪“满意度”干群齐心奔小康
数据证明付出,口碑印证汗水。翻过田坎,笔者来到了贫困户全体荣家。刚进院里,全体荣便热情地去端凳子。
“我老伴身体一直不好,有慢性病,上次发病,不是吴书记(该村第一书记吴昌华)帮忙请了个好医生来,说不定就这么去了,真是打心底感谢他们啊。”全体荣对吴书记赞不绝口。在一旁的老伴接过话说:“吴书记为帮我们这些贫困户解决问题,白天忙,夜里跑,人都晒惨了。”
海印村“五个一”落实情况如何?帮扶人员是否到位?在村委会,该镇镇长夏天向笔者介绍说:“县住建局安排了45名干部对海印村贫困群众实行结对帮扶。他们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贫困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笔者了解到,帮扶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抓脱贫,抓项目推动,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帮扶,实打实落实,获得了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
谈到村里的脱贫工作,该村的第一书记吴昌华说:“我们把重点内容一项一项罗列出来,建立工作清单,完成一项销号一项。”谈到群众对他的评价,这个憨实的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脱贫攻坚离不开任何一位干部的努力,我只是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致富梦想。”
海印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书写了“道路、饮水、住房、产业、作风”五方面的扶贫篇章。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海印村将会书写更多、更优的脱贫新篇章。(征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汉国)9月21日,记者从营山县委办获悉,该县出台了《营山县脱贫攻坚问责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32种情况,念起了“紧箍咒”。据了解,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