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用生命铸造诚信

来源:广西日报 2011-12-19 20: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文艳玉 田 艳 孟振兴 黄 登/文  本报记者 苗小江/插图

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的人,他的心中该具有一种何等厚重的情感和信念?!

23年前,他被群众推选为村干部,上任第一天,便立下铮铮誓言:哪怕累垮我这把骨头,也要把村里的事管好办好。

庄严的承诺,成为他毕生的践约。

时代如潮,大浪淘沙。23年风风雨雨,这位普通村干部的底色鲜红如初。

他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群众有口皆碑。群众用眼泪,无声述说着一位大好人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们走近他,走进这个村干部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四年修好一条路

宣村这条硬化路,村民已经想了整整4年了。韦汉全还记得,2007年5月,他和韦曰坚、韦之和、韦恩贤4个村领导晚上拿着电筒到村口开会,当时就在谈论这条泥路的硬化建设。

“我们村条件不够,估计难搞得成。”看韦汉全有疑虑,韦曰坚坚定地说:“不够条件就创造条件。以后要把村里的每一分钱抓紧,不必要的开支不要浪费,宣村的建设不能等、靠,要靠村里人来创造!”

进村路硬化不是个小工程,所需一笔大资金,这些年搞建设,集体资金也所剩不多。进村道路的硬化怎么搞?这事,韦曰坚一直放在心上。

今年8月,政府有“一事一议”项目后,韦曰坚赶紧打报告申请硬化村道,户口在村里的村民只有658人,政府按人口拨款5万多元。村长韦增华考虑到钱不够,提议先硬化400米,剩下的等以后有钱再搞。

“要不就别搞,要搞就搞好,我们发动所有宣村人捐款。”韦曰坚说干就干,让村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生产队,联系在外工作的村民,发动大家尽己所能为村里公益事业做贡献,他自己也带头捐款1000元。

宣村不大,但关键时刻力量却不小。在韦曰坚的发动下,短短一个多月,只有600多人的宣村,捐款数额高达13万多元。

努力了4年,宣村的硬化道路9月28日竣工,一条宽800米的水泥道路一直通到村民家门口。

携手村民同致富

上世纪80年代,韦曰坚意识到种植黑皮果蔗会带来经济收益,便发动乡亲大面积种植果蔗。但有的村民不响应,毕竟之前村里没人种过黑皮果蔗,担心会赔钱,韦寿全就是当时不大愿意种果蔗的村民之一。

韦曰坚知道之后,主动送一些蔗苗给他,并对他说:“你先试种看看,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你的,好不好?”

在韦曰坚的鼓励下,韦寿全尝试着种下了蔗苗。没想到效果很好,当年收获了8吨甘蔗,增收了1600元钱。

初种甘蔗就尝到了甜头,韦寿全开始大面积种植,现在已经种有3亩多黑皮果蔗了。韦寿全告诉记者:“现在,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送子女上大学的学费也全靠果蔗带来的收入,家里也盖起了楼房。”

在宣村,随处可见一栋栋三四层楼房,村民都把它叫做“果蔗楼”。他们都知道,得益于韦曰坚引进的果蔗种植,才走上了致富路。

一家耕牛多家牵

做牛不容易,做韦曰坚家的牛更不容易。平日里,韦曰坚虽很爱惜他的宝贝耕牛,但只要村民需要,却常常无偿将它“借”出去,他家的牛好像是公用的,大家都称为“雷锋牛”。

一到下秧播种季节,韦曰坚家的牛便开始忙碌起来。“三哥,今年我来你家下秧”、“三伯,你家的秧田给我分一点”、“三叔,帮我留点秧田。”……这时,韦曰坚总是笑呵呵地应承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韦曰坚家的秧田成了村民大伙共用的。原本他只种了十来亩田地,秧苗用地只需一分田左右就够了,但是,韦曰坚却总是耙好一亩多宽的秧田,剩下的就全部免费让村民使用,给大家省了不少力。

谁家需要用牛,就来他家牵。村民韦作荣家里有3亩多田,全靠借了韦曰坚家的牛才把田地整好了。韦作荣过意不去,非要给他一点感谢费,但遭到了韦曰坚的谢绝。

村民韦司业家的水田紧挨着韦曰坚家的水田,韦曰坚忙自家活时,“忍不住”牵着牛将他家的田也一块犁了。

在宣村,韦曰坚像这样热心帮助村民的事不胜枚举,每每有人表示感激,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都是自己人,莫见外嘛!”

质量就是生命线

“怎么办?这下面估计是膨胀土。”1993年,在一个叫六平农场的建筑工地上,韦曰坚和工人正在施工。大家按照图纸按部就班地施工,但没想到地下会遇到膨胀土。搞过建筑的人都知道,虽然膨胀土当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三四年后就会裂开,带来质量问题。

“有人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现在又没有问题,我们只管帮他建好就行了。”当时在现场施工的韦少龙说。但韦曰坚当场表示:“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我们要讲信用。不搞不行,这是信誉问题!”

话虽这么说,但再搞就要拉长工期,这种承包制的工程干多几天也是一样的工钱,而且还影响下一个工程的开工。一些工人还在迟疑当中,韦曰坚却已经招呼身边七八个工人开始挖地基了。

按韦曰坚的要求,首先得垫上40厘米厚的粗沙。“这沙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用手一抓后沙慢慢松开才行。”韦曰坚捏着一把粗沙说,“这沙黏成团不行,马上散开滑掉也不行。”

之后,韦曰坚、韦少龙等7人加班加点,花了两天时间才将粗沙垫好,并铺上一层塑料彩条布,最后才铺上水泥。

事实上,韦曰坚并非什么“专家”,他搞建筑这门手艺也是自学的,靠的就是细心和认真。1995年,他带领宣村80多名青壮年组成建筑工程队,前往县城承包工程,从事土建工程、水电安装、房屋设计装修等工作。由于技术好、讲诚信、能吃苦,他们很快打出了名气,在宾阳县,只要提起中华镇宣村的建筑工,大家都很信任。

鱼塘充公搞建设

村里没有经济来源,如何搞建设?当村干第二年,韦曰坚挖空心思,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想将原本属于集体后来已分到个人的鱼塘收回来。这一提议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宣村大大小小的鱼塘有12个。原来生产队时,这些鱼塘均已分给农户。1989年,韦曰坚在村民会议上提出,以后村里所有的鱼塘全部充公,用来发展村里的集体资金,他说:“我们村太穷,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搞建设。”

但是,原来分到鱼塘的村民一下无法接受这个建议,他们认定鱼塘是队里分给他们的,因此一时还想不开。韦曰坚只好和村领导小组一一上门做思想工作。不久,大部分村民都表示同意上交,但仍有两户村民坚决不同意。

“不管了,不给就不要他们的算了!”老村长韦之和有些急,发火了。“不要发火,都是兄弟,好好做工作,我觉得能成。”韦曰坚不紧不慢地说,“我保证能说服他们把鱼塘交上来。”

于是,韦曰坚一有空就去找那两户村民。开始村民不理睬,但他却在一旁耐心地说:“这些年村里太穷,想搞点建设都没有钱。一个村没有经济发展不行,只有有收入了,才能搞公益事业,村里的道路要搞,饮水也要搞,没有钱怎么搞?”

韦曰坚一席话,让村民的思想转变过来了,12个鱼塘全交到了村里,并很快进行招标承包。到了第二年,鱼塘的承包金就达1.8万元,村里终于有了公共财产。有了这笔钱,村里的建设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未失约的“赊账”

2011年9月10日,宣村进村硬化道路开工在即,再次被村民推选出来做财务的“三叔”——韦曰坚,决定和村干到古辣镇走一趟,去“赊”一批水泥。

得知宣村硬化进村道路需要220吨水泥,建材老板小满四立马同意,并以优惠价成交。“现在还没有钱给,等钱一到位马上就给你送来!”面对“三叔”提出先提货到11月份再给钱的要求,小满四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了。

220吨水泥,一共9.35万元,小满四说,他信得过“三叔”和宣村人。以前,宣村搞村建设时,经常来店里买东西,有现钱时就马上给钱,没有也都会在承诺时间内结算清楚,从未食言。

最让小满四佩服的是,宣村买大批材料,手续都非常完善,每次来结账时都有会计、出纳、经手人等村领导小组逐一签名,丝毫不存在中饱私囊等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对村民的诚信和兢兢业业,让小满四相信对方绝对不会赖账。

不需要写欠条,不需要提交预约金,小满四甚至没有在本子上记录水泥的数量,虽然与“三叔”等人只是口头约定,但这份口头约定却包含诚信和信任。

随后,220吨水泥按照“三叔”的要求运到了宣村。9月15日,宣村进村硬化道路开工,13天后,道路通车。当天,“三叔”又在小满四店里要了500根钢材。10月1日,为村里硬化道路呕心沥血的“三叔”却在泄洪时不幸遇难,小满四获知后,为之扼腕叹息。他说,“三叔”虽然走了,但他一点也不担心这9万多元的水泥费,因为他知道,宣村人都像“三叔”一样讲诚信。

如今,宣村人已还清了这一笔账款。

戏言“三德”竟成真

“三弟”、“三叔”、“三哥”,是宣村人对韦曰坚的亲切称呼,但在年长的宣村人中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韦三德”的故事。

“三德”外号源于1957年,当时兴修水利,要在宣村南面一公里处建一个移民新村——文波村。有一天,一个农村文艺队到文波村演出师公剧《十三岁的封王》。剧中有位叫“三德伯爷”的人,有一天,有位上京寻夫的孕妇路过“三德伯爷”所在的村庄,由于天色已晚,想要借宿村内,可是村里许多人见她有身孕,担心惹来流言蜚语不愿留宿这位孕妇。当孕妇敲开“三德伯爷”的家门时,他二话不说,立即为这位妇人准备房间,留其住宿。孰料半夜时分,传出新生婴儿的哭声,“三德伯爷”为避嫌,急中生智,高声问孕妇道“是你踩着猫尾巴了么?”

翌日清晨,“三德伯爷”按照习俗为这位妇女封上红包以求吉利,因为刚生完孩子,孕妇身体虚弱,还劝说妇女继续留宿在他家坐月子。而“三德伯爷”每天都为妇女杀鸡宰鸭,准备营养丰富的月子餐。当时村内传出流言蜚语,但是“三德伯爷”处之淡然,并说道:“心正不怕雷刮令,石山不怕雨来淋。”

经过一段日子,孕妇身子恢复,启程上京寻夫去了。13年后,孕妇的小孩长大成人,在京城被封了“王”。有一天,王爷回到村庄寻找“恩人”,已是满头白发的“三德伯爷”从此被接进京城享福了。

当村里伙伴们看到这个师公剧时,哄笑不已。由于韦曰坚在家中排行老三,人们都叫他“三弟”,而宾阳话的“三弟”又与“三德”同音。一时兴起,就戏称他为“三德”。这一叫,“三德”竟成了韦曰坚这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宣村文化站老站长韦作荣当年也一起看了这场师公剧,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回想起曰坚三弟,竟跟“三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一样的。韦曰坚所做的种种事迹,都表明了他不负于这个戏言“三德伯爷”。一个连戏言都能认真践行的人,其诚实守信的精神想必已深入骨髓,影响着其一生和他周围的许多人。

大干苦力筑江堤

2011年春节快到了,宣村旁的竹筒江河堤有些被河水冲垮了,如果不及时修好,到春季雨水多,这一片农田都会被水淹没,无法播种。可修筑河堤的水泥块太重了,挑了几天后,村民都不愿再挑了,怎么办?

肩膀上挑着60公斤重的水泥砖,还得趟着木头过到河对岸,这一趟走下来,60岁的韦曰谊有些吃不消。“三哥,以后这活可别叫我干了,太辛苦了!”韦曰谊摸着被压得红肿的肩膀,面露难色地说。

“那你休息一下。”江堤边,韦曰坚一咬牙,又挑着一担60公斤的水泥砖踏上了临时搭建的木头桥过了河。韦曰坚已经61岁了,看到他那佝偻着的腰板子,韦曰谊有些过意不去,只好又跟在后面挑起了水泥砖。

这水泥砖可不是好挑的,一块就重达30公斤,一担只挑两块,就压得人站不直腰板,稍不注意平衡,就有可能扭伤腰。但韦曰坚像没事一样,来来回回不停地挑了好几担过河。从清晨6时开工,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几天下来,2000多块水泥砖头,硬是被韦曰坚全部挑到了河堤边。

经过10多天的忙碌,在过年前3天,江堤终于修筑好了。看着江岸两边都修筑了水泥砖,江水缓缓地流过江堤,想到以后大坝不仅能蓄水灌溉,春天即便发大水也无法冲垮江堤时,韦曰坚欣慰地笑了。

筑塔引水到农家

韦曰坚家后面,有一个25米高的水塔,现在全村的饮用水都源自这里。老村长韦之和告诉记者,这个水塔是2001年修起来的,一眨眼就过去10年了,可是当年4月22日全村正式通上自来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天村广场上全是人,县干部、镇干部都来了,晚上文艺表演队还演出呢,我们村可是中华镇第一个修建水塔的村子!”现在说起,韦之和依然满脸骄傲。而这水塔能顺利建成,与韦曰坚的辛劳密不可分。

上世纪80年代,宣村用的是井水,家家户户挑水做饭。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明井取水已经不能满足饮用卫生需求,一些农药会流进井里,遇上下雨天还会混上石子淤泥,很不卫生。

韦曰坚当上村干后,便和村干部一起把宣村的明井改成了暗井,用水泥把水井封了起来,只留一个摇泵取水,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

“要是村里也能像城里一样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一开水龙头就能淘米做饭多方便啊!”2001年,韦曰坚又有了新的想法,并提议修水塔。可这个工程不简单,一下就要投入20多万元,哪有这么多钱啊?

管账的韦曰坚开始算起了明细账,村里集体资金有12万元,政府投入5万元,再发动每家每户出资300元水表安装费筹集3万多元,自己再去借3万元,这拼拼凑凑20多万元的建设费就出来了。

说干就干,韦曰坚带领乡亲们只用了3个多月把水塔建起来了。“经检测,水塔的水质完全符合饮用标准,现在村里每立方米的水收6毛钱,这些费用足够用于水塔的日常维护了。”韦之和说,村里能用上自来水,离不开韦曰坚的功劳和远见。

新闻推荐

让优美生态成为人民共享的幸福

本报记者李新雄环保是最大的民生,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为了加快治理、有效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更好地给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自治区政府...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他用生命诠释诚信2012-08-27 19:03
衣食住行聚民心2012-04-13 19:21
猜你喜欢:
评论:(用生命铸造诚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