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谌怡秋 实习生/赵新乐 通讯员/王秋霞)“为了打造生态西江、绿色西江及千里绿色走廊,我区将利用3年时间,全面提高西江黄金水道沿岸森林覆盖率,增强西江流域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建成一批沿江森林生态城镇和绿色村庄,切实保护和发挥好广西‘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生态品牌和优势,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生态好、污染少、效益高的‘绿色运输通道\’”。10月13日,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办公室一名负责人对记者描绘了这么一幅“蓝图”。
西江黄金水道流域涵盖我区14个市中的11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21.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92%;西江流域林地总面积20650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约58%。随着西江黄金水道规划的实施和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推进,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不足也逐步显现,表现在绿色通道建设水平和档次还较低,局部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森林质量总体不高。另外,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刚刚起步,岩溶石山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林业经营机制也尚未完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尚未完全发挥。
在实施西江亿吨黄金水道重大战略中,我区提出要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建设生态西江、环保西江、绿色西江,为此,成立了自治区林业局西江黄金水道千里绿色走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用3年时间,即2010-2012年,分年度分批逐步实施。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一、全部绿化沿岸两旁一公里范围内可视一面坡。通过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和封山育林等措施,规划范围内所有宜林荒山、荒坡及荒滩全部完成绿化栽植,所有石山全部实行封山育林,特别是严禁调整西江沿岸两旁一公里范围内可视一面坡的现有公益林,尽快恢复和扩大沿江两岸森林植被,逐步形成树种丰富、层次鲜明、常年有绿色、四季有花开的绿化生态长廊。西江黄金水道主次干道里程2698公里,沿岸两旁一公里范围约800万亩。根据初步测算,需要新造林约50万亩,低效林改造约100万亩,封山育林约100万亩。二、重点美化沿岸的城镇和村屯。结合城乡绿化工程,大种树,种大树,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实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树在城中、城在树中”。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把每一个村庄都建成一座绿岛。三、着力提高绿化档次,配置优美生态景观。规划初步建成11个市级森林城市,200个森林生态城镇,500个绿色村庄。
根据建设规模及相关投资标准估算,需要投入资金21.1亿元,其中:新造林投资5亿元,低效林改造投资5亿元,封山育林投资1亿元,沿岸城镇和村屯绿化工程投资9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黎攀)10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南宁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树清。郭声琨说,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的举办是本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