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的丈夫邓宏建买来婴儿用品
编后语:
产妇邓女士不曾想到,自己的一个求助电话,会让南宁交警这么上心:警车从市区直接开到求助地点石埠收费站接应,然后一路鸣警笛在前面开道。从石埠收费站到友爱路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妇幼)沿线的10个信号灯路口,悉数为他们优先放行,拥堵路段则提前疏导。
4月8日中午,邓女士乘坐救护车从双定卫生院转往市妇幼待产途中遭遇交通拥堵。幸好在南宁交警的爱心护航下,20多公里的路程仅花了20分钟左右即安全抵达。邓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
身为一名普通群众,邓女士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享受警车开道的特殊服务。在南宁交警的爱心护航下,邓女士被及时送到医院,顺利生下了女儿。
说起警车开道,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一种特权服务,代表着有领导来视察或是有重大活动任务,令普通人望而却步。
然而,发生在昨日的这一幕警车开道的场景,却令人感到温暖,让人忍不住要拍案叫好。
因为,这一幕凝聚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体现了南宁人能帮就帮的城市精神。
这一天,在微微寒意中,南宁因这一幕而温暖,南宁人因有爱而感动。
紧急 产妇转院遇上堵车
8日上午8时,南宁市双定镇卫生院的林医生正在上班,突然进来了一对姓邓的夫妇,女的是一名孕妇。邓女士的丈夫邓宏建着急地对医生说:妻子羊水已破,可能快要生了。
林医生等人马上对邓女士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除了羊水已破,邓女士还有妊娠期高血压。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
可是,双定镇卫生院设备不齐全,万一产妇生产时出现各种情况,或小孩一出生就需要抢救,该怎么办?林医生立即联系了市妇幼,并通知卫生院的急救车准备将邓女士转院。
很快,救护车驶出了双定镇卫生院,林医生等人陪同邓女士夫妇赶往南宁市区。然而,当他们来到石埠镇上时,却发现前面的路走不了了。除了路面施工,还有一辆汽车出故障停在路中间。不管后面的救护车怎么鸣笛,路就是不通。此时,时间已经指向上午11时许。
躺在救护车上的邓女士,已经打着点滴,吸着氧气。如果不能及时送到大医院,她很有可能就在车上生产了。而车上携带的物品只是应急处理的,根本不可能应对在车上生产后发生的各种情况。
怎么办?林医生马上拨打了南宁市120急救热线求助。很快,120急救中心就把求助信号发给了交警指挥中心。
在等待救援时,林医生不时咨询邓女士的情况。虽然她的情况暂时还可以,但大家谁也不敢马虎。
护送 交警打开绿色通道
上午11时许,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苏威开着警车在大学路一带巡逻时,接到了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转来的一条警情:一名待产孕妇乘坐的救护车要赶往市妇幼,途经石埠收费站附近路段时,因道路正在扩建,沿途货车较多且路面坑洼,导致通行非常缓慢,因此求助交警部门。
接到指令后,苏威立即加大油门,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石埠收费站。找到了求助的救护车后,苏威询问车上医生获悉,待产孕妇随时都可能马上生产,而且羊水已破,情况非常紧急。
时间就是生命!苏威与指挥中心对接任务后,随即闪起警灯,拉响警笛,在前面为救护车开道。从石埠收费站到市妇幼,苏威很快在脑海中理出了一条最近的线路:走324国道上大学西路,转清川大道上快速环道,再拐进友爱路到市妇幼。
考虑到沿线的信号灯路口以及路面或许出现的拥堵情况,苏威通过对讲机,与一大队分管路面秩序的副大队长谭海进行了沟通。谭海获悉救护车途经的线路后,即刻与沿线的交警大队协调:沿途所经过的信号灯路口,执勤民警一律绿灯放行。
随后,从石埠收费站开始,警车带领救护车沿着324国道一路前行,至324国道与大学路口时,优先放,行至西乡塘客运站西侧路口,绿灯放行……当两辆车从快环转入友爱路时,因友爱铁路桥路段正在施工,路面狭窄,谭海又与交警四大队路面民警进行沟通。该大队民警积极予以配合,并提前安排警力进行疏导,为救护车理出了一条顺畅的大道。
从石埠收费站接到产妇,然后警车开道到达市妇幼,20多公里的路程,仅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沿途经过的10个信号灯路口,悉数为救护车提前开通绿灯放行。
喜悦 母女平安住院观察
当晚7时,在市妇幼6楼50床,刚刚从手术室出来的邓女士正在接受4名护士的各种检查。刚做完剖宫产手术的她,需要好好休息,无法接受采访。
晚上7时30分,拎着一袋婴儿专用纸巾和妇女用品的邓宏建匆忙走进了市妇幼。这位皮肤黝黑的男子,脸上除了疲惫,还有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半个小时前,他的妻子经过剖宫产生下了女儿。
这名幸运的女婴,是今年30多岁的邓宏建和29岁的邓女士的第一个孩子。在孩子没出生前,他们根本没想到会出现送医路上遭遇堵车的情况,更没料到南宁交警为他们打开了生命通道。
邓宏建说,他和妻子是双定镇居民。8日上午发现妻子羊水破后,他们马上就赶到卫生院,没想到妻子的情况较复杂,不得不转院。中午12时许,来到市妇幼后,全面检查的结果是做剖宫产。他焦急中等待了一个下午,终于在傍晚时分迎来了自己的女儿。
由于孩子出生时的体重只有2公斤多,在邓女士转到产科住院部时,女儿被送到了新生儿科住院观察。
“小小的,才4斤。在医生帮她盖脚印时,我才得看一眼。”说到女儿,邓宏建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说,转院途中,医生、交警的帮助,让一直埋头奔波于医院、妇婴用品店、新生儿科、妇产科住院部的他心里充满感激。
新闻推荐
南宁塔的出现开启江南超高层时代■本报记者陈碧莹几年前,江南一些小区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许多人或许把这块南宁楼市的“价格洼地”当作投资的好地点,但他们不认为应该到这里来居住。可随着江南楼市...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