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翰
不久前,广州的远房亲戚寄来一张请柬,邀请我和老伴参加她儿子的婚宴。因为娶的媳妇是南宁人,故准备来邕宴请亲友。
看来,亲戚家办这场婚宴应该十分隆重,因为除了兄弟姐妹,连快满90岁的老父亲也来了。封多少礼金,我也琢磨了一阵子。按照南宁的习俗和惯例,老人家封200元便可以了。考虑到是亲戚,我决定加倍,于是选了个好听又体面的吉祥数字,自然而然就“升级”到了600元。
在当天的婚宴上,我把红包送给新人不久,主人就拿了另一个黄色的封包递给我们:“按照广州人的惯例,这是回馈。”我们只好入乡随俗收下了封包。随后,亲戚还送来一袋广州的土特产:一包腊肠和两包“小凤饼”。面对丰富的礼物,我有点不好意思起来。那天,仪式非常热烈,宴席又比较丰盛,亲友们尽情地分享着主人家的欢乐。
宴罢归来,我和老伴拆开了回馈的封包,一下子惊呆了:里面有580元!我们不禁有些疑惑和不安,担心主人是不是弄错了,于是忙打电话给亲戚在南宁的舅舅,舅舅哈哈大笑:“没错!不管是谁,都只收20元的礼金!”
这是民间礼仪上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加进了许多现代文明元素。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场婚宴起到了正本清源之效,变扰宾为惠宾,打破了表面主人宴请实质由宾客买单的老方式。如果这种新风尚得以光大传扬,应该不会再有人戏称这些婚宴、寿宴、生日宴、满月宴、百日宴的请柬为“罚款单”了吧。
礼仪,原本是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种正能量,若大家为商业元素所左右,各家各户借机大摆筵席,动辄几十桌以至上百桌,这样礼仪,则失去了本意,容易异变为“非礼”了。
这次的婚宴,颠覆了过去的陈旧观念和陋习,开辟了一种时代新风。这样的开心“红包”,让我的心豁然开朗。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杨波)8月27日,记者从南宁市交通局获悉,第三届园博会举办期间,南宁市将增开两条临时公交专线直通园博园。据悉,南宁市原本只有一条从竹溪立交始发的玉洞专线通往园博园。8月31日中午1时...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