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头社区居委会大院,曾胜恩在给社区居民免费推拿。
每逢周五下午3时,中医推拿师傅曾胜恩总会背上一个大药箱,骑着摩托车从东葛路的商铺准时来到津头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推拿、按摩。从今年3月至今,大半年的时间里,他风雨无阻,定时上门义务服务,并承诺将该义举坚持下去,直到他走不动为止。
●与社区居民周五有约
11月22日下午2时30分,津头社区居民朱明芬、赵喜盛、张月华等来到社区居委会,等一个人。当时针指向3时,一位中等个头、30多岁、肩挎药箱的男子骑着摩托车进入居委会大院。居民已经来了十几名,看到这位男子,都熟络地招呼:“曾师傅来了!”每周五下午,津头社区居委会大院里都能看到如此场景
这位曾师傅正是中医推拿师傅曾胜恩。看到居民在等着,曾胜恩快速放妥药箱,穿上白褂子,先逐个询问身体情况,再各施推拿手法。自从津头社区居委会将周五确定为“曾胜恩义务服务日”以后,很多居民慕名前来,多是身患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病痛的“老病号”,每一位接受完推拿的居民直夸曾师傅手法好,按摩后感觉轻松多了。
60多岁的居民贾阿姨告诉记者,她患有椎间盘滑脱疾病多年了,坐久了就很难站直,原来经常要去医院做理疗,要花很多时间候诊,医疗费也是不小的负担。最近半年曾师傅到社区义务推拿,她尝试了几次感觉效果不错,曾师傅真是为她这样的“老病号”排忧解难来了。
●长期为孤贫患者上门推拿
“好多年了,曾师傅有求必应,小区里的好几个贫困居民、孤寡老人都是他的‘常客\’,他一有空就上门为这些身患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的居民义务推拿。从今年3月起,我们社区将义务服务的时间固定在每周五,方便更多的居民找他推拿。我们都很感谢他。”津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廖建军见到记者,忍不住把曾胜恩夸奖了一番。
曾胜恩家从他爷爷开始,三代人都从事中医推拿。曾胜恩不但会推拿,还有祖传秘方的中草药酒,自己开了一家中医推拿工作室。他觉得,祖传手艺除了能让他有碗饭吃,还应该用来帮助别人。“爷爷乐善好施,有困难的人来找他看病,他常常不收钱。爷爷也时常教育我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曾胜恩因此经常免费上门给贫困居民、孤寡老人做推拿、按摩。
20年来,曾胜恩在南宁的50多个小区长期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在津头社区,有60多位居民接受了曾胜恩的免费服务。劳开盟、朱明芬等津头社区家庭贫困的居民都是他的长期服务对象。现年70多岁的劳开盟身患残疾,双脚肌肉严重萎缩,长年坐在轮椅上,长期受腰骨疼痛折磨。从社区居委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曾胜恩不请自去,自愿做老人的“家庭推拿师”,一有空就上门为劳开盟用药推拿。劳开盟的痛症得到明显的缓解,他打心里感激这位与自己非亲非故,却待他如亲人的好人。
60多岁的朱明芬对曾胜恩也有说不完的谢意。“18岁那年,我到那洪插队,遭遇塌方,脊椎骨局部压碎,手术后还是落下了残疾,受伤的地方经常剧烈疼痛。半年前认识了曾师傅,他多次免费给我用药推拿,我好很多。有时他忙,没空来我家,我就等到周五下午,自己坐轮椅到居委会找他。”朱明芬笑呵呵地说。
●好人好事做到底
推拿时,曾胜恩很少言语,说是推拿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做到最好。
在他休息的时候,记者总算搭上了话:“每周五到这里义务服务会一直持续下去吗?”他答道:“看到居民病痛缓解后脸上露出笑容,我就觉得很开心,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所以,我会做到自己走不动为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军)11月28日下午,市长周红波率队深入南宁市部分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情况,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周红波...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