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海明 通讯员李茜)今年是致公党南宁市委会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帮扶活动10周年。日前,致公党南宁市委会在团结农场举办了“同心·友谊”主题活动。
2003年以来,致公党南宁市委会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团结农场为基地,深入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以“文化入侨”为抓手,创建“和谐侨区共建活动园”,先后在团结农场三队、四队和中心居民点共建了文化活动室、灯光球场,举办了篝火晚会、医疗义诊、产业帮扶、设施捐赠等一系列“爱侨护侨”活动。在致公党南宁市委会的号召下,全市致公党员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并通过这些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侨区、关爱侨胞。今年中秋节前夕,为了响应中共南宁市委统战部提出的“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号召,致公党南宁市委会又为团结农场“同心文化室”购买一批科技种植书籍,并发动党员捐赠一批价值2万元的全太阳能道路灯,进一步改善侨区生活照明问题。10年来,致公党南宁市委会致力于集合全市党员力量为农场捐赠了体育器材、电视音响、书刊读物等价值近13万元的物品,进一步完善了归侨生产队的文化设施,丰富了归侨侨眷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题活动在致公党南宁市委会发布对团结农场十年帮扶活动图片的回顾中拉开序幕。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入侨、产业转型帮扶、送医下乡等活动。
主题活动还包括参观归侨侨眷企业、慰问老归侨、书法交流和气排球友谊赛等。最后,团结农场归侨侨眷职工代表与致公党退休党员用热情洋溢的东南亚舞蹈和一首《赞歌》,表达了侨众对中国共产党、致公党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激之情,为“同心·友谊”主题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新闻推荐
傅若金出使之功见于《揭文安公送行序》本报记者木容佐使南交宣谕有道宣谕安南使团正使帖住领着副使智熙善、“佐使”傅若金,或乘舟,或骑马,一路走走停停,在“后至元”二年(1336年)六月二十八日终于回...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