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路西一巷的马路市场消失了。 本报记者陈羽 摄
德政路北二里的卫生和交通情况变好。杨宁筠 摄
纬武路马路市场(下图)经过整治后变得整齐有序(上图)。 本报记者陈羽 摄
在人群聚居区或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周边衍生出来的马路市场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卫生脏乱差等诸多负面影响。在“大行动”中,城市管理者将取缔马路市场和遏制其反弹作为攻坚战的突破点之一。如今,数月过去了,原来困扰市民和城市发展的马路市场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11月24日,本报记者在市区回访了一些曾经深受马路市场困扰的城市道路,发现马路市场环境得到了改善,道路变得畅通。
地点:白沙南四里
整治并取缔 马路市场
白沙南四里道路周边分布有白沙村和金沙湾花园等多个住宅区,而且还是进入白沙市场的主要道路之一,曾经是乱摆卖的“重灾区”,被列为江南区城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经过长时间的治理,该路段现在基本摆脱了马路市场的困扰。
11月24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该路段时看到,白沙南四里的道路上没有出现乱摆卖、乱停车、乱扔垃圾等乱象,靠近白沙市场出入口的周边也是秩序井然,一派整洁、畅通、有序的景象。家住金沙湾花园的居民告诉记者,在治理以前,白沙南四里的人行道上经常看到流动摊点摆卖蔬菜、水果,严重时交通混乱,安全隐患大。现在路面上乱摆卖现象少了,卫生和交通自然就变好了。
地点:金湖路西一巷
马路市场不见了
11月24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来到金湖路西一巷时,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脏乱差的马路市场。
刚刚下过雨,金湖路西一巷的路面像是被水洗过一样,干净整洁,小巷不大,弯弯曲曲,边路的树叶被雨水打落,掉了一地,穿着橙色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打扫。“这里以前有很多乱摆卖的摊点是吗?”记者询问清洁工。“是啊,路本来就窄,早上、中午、傍晚都是小商贩,乱七八糟的,把道路都占完了,行人进出都难。同时,垃圾乱丢现象很严重。”该清洁工回忆说。
金湖路一巷周边有单位,也有居民区,要到周边的市场买菜比较远,渐渐地,很多小商贩看到商机,便拿到路边摆卖,于是,这里变形成了马路市场。自今年7月以来,金湖路西一巷的马路市场被重点整治,对于“来一个劝一个,不听就处罚”的措施,这里的马路市场不见了,恢复了安静与有序。附近单位一名门卫说:“现在基本没有看到乱摆卖的,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这种环境才让大家舒服。”
地点:德政路北一里、二里
道路整洁畅通
德政路北一里、二里是进入祥荣菜市的主要道路,而祥荣市场又是良庆区里规模较大的一个农贸市场,在被城管部门列入“重点监管区域”之前,这两条小巷的马路市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周边居民多有怨言。
“一到下班高峰,这两条小巷里摆满了菜摊,车辆寸步难行。同时,马路市场的出现使得巷子里的卫生很差,路面很脏。经过整治后,马路市场消失了,卫生环境好很多,而且出入自如。”家住五象大道的市民黄生华表示。
11月24日上午11时45分,记者走访了德政路北一里、二里,此时,巷子里不用说马路市场,就连流动摊点都难找。巷子两侧的商铺多数是经营肉类、蔬菜,不存在跨门槛经营现象,而且路面没有占道摆卖,通道宽敞,车辆进出方便。从德政路上看去,巷子的路面卫生良好,环境秩序井然。
地点:纬武路
摊位整齐规划
11月24日中午12时,记者来到民族广场旁的纬武路。曾经的纬武路,是一个乱糟糟的马路市场,附近米粉店的老板这样向记者描述:早上和傍晚是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很多小商贩便将肉、水果、蔬菜等摆在两旁的地上,乱七八糟的,只有一条窄道让人行走。卫生状况是最糟糕的,“那些卖东西的哪管脏不脏,他们只求卖不卖得”,烂果皮、烂菜叶到处都是。
当天,记者看到,在纬武路,买菜的人比较多,路上的摊点摆放整齐,周边的店铺也没有跨门槛经营现象。一名摊主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大行动”以后,城管和街道就用白线划定了摆摊区,不能跨越白线,“城管天天来,上午下午都来,如果发现乱摆卖,真的会罚款,200元呢。”
纬武路的市场由来已久,周围的居民也渐渐习惯在这里买菜,如果一下子清理掉不是好的方法。怎么样能让市场变得整齐,道路变得畅通才是关键。“我觉得市民素质的提高很重要,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吃店铺里乱丢东西,店主打扫后还是将垃圾倒在路边,而买菜的市民更不用说,随手一丢,事不关己。光靠清洁工清理,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大家有这个意识,都不丢垃圾了,市场一定能干净起来。不占道经营,道路也畅通了,那么市场的存在才更有意义。”居民赵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同时,记者发现摊主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很多。许多摊主将菜叶放到垃圾桶。这时,一阵大雨来袭,大家纷纷躲雨,等雨过之后,地面留有许多污水,摊主都能自觉拿出扫把清扫。“好很多了吧,一个是划线了,另外一个是罚款。”一名买菜的李阿姨说,“路边摊买东西方便,但是卫生问题难以保障,所以经整治后效果比较好。”
地点:亭江路亭子农贸市场附近
流动摊贩引入市场摆卖
家住江南区的市民对亭子“圩日”市场多有了解。每到周日,亭洪路上总是很热闹,尤其是亭子农贸市场周围更是人头攒动,叫卖声连连。家住白沙大道金湾花城的陆先生介绍,在城管部门没集中整治之前,亭子“圩日”市场就是一个马路市场,很多流动摊点扎堆来到亭洪路,有时规模大到从路头摆到路尾,加上来逛“圩日”的人很多,整条人行道要人挨着人来行走。马路市场脏乱差,多见于摊点乱摆、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等现象,造成亭江路交通拥堵。
那么,这个马路市场还存在吗?11月24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虽然当天是周日,位于亭洪路的亭子农贸市场外围一派繁忙景象,人流密集,人行道旁的停车区域均爆满,并没有看到所谓的马路市场。此时,亭子农贸市场里却异常热闹,在不影响行走的情况下,露天卖场的每条过道中央均设置成临时摆卖摊位,所有的流动摊点全部进入市场内摆卖,地面卫生良好,也没有车辆乱停现象。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市场大门外的路边立有一块通告牌匾,当中提及:亭子“圩日”市场已于2006年取缔,但是近年来,这个“圩日”市场出现死灰复燃迹象,与全市正在开展的“美丽南宁·整治畅通有序大行动”格格不入。为此,从6月9日起,江南区城管局彻底取缔亭子周日的“圩日”市场,全面清理市场周边的狗、猫(宠物)、禽苗违规交易,规范市场内交易秩序,还市民整治畅通有序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为防止亭子“圩日”市场再现乱象,城管部门将亭子农贸市场周边视为日常巡查的重点对象。经过近几个月的监管,这个长期存在的马路市场已经消失,乱摆卖、乱扔垃圾、乱停车现象越来越少。正如记者走访时看到的,亭子“圩日”市场不再以马路市场的形式出现,而是被引入市场,步入规范化管理当中。
地点:望州南路
搬到小区规划的地方经营
“这里没有摆卖的摊贩了,想买东西就到小区里面的市场吧。”11月24日下午1时,记者来到望州南路询问还有没有人在路边摆卖时,一个报刊亭的老板这样回答。
今年6月,记者经过望州南路时曾看见,水果、衣服、鞋子等小摊摆在人行道路上,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前这里一直是小商贩集中摆卖的地方,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虽然也有过几次整治,但是不久又反弹了。这些摊贩不仅吵吵闹闹,而且等他们一走,满地都是垃圾。”李先生站在路边等公交车一边跟记者说,“希望这次真的能整治好。”
对于望州南路附近的马路市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有表示支持整治的,也有表示买东西不方便,但对小摊小贩搬到规划好的场地经营表示赞同的。“以前下班懒得去很远的地方买菜买果,直接在路边就能买到,觉得比较方便。不过他们在路边这样摆卖确实造成不好的影响,交通拥堵,卫生状况差。现在搬到规划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样挺好。”黄先生是上班族,他很有见地地说,“疏堵结合嘛,不能光靠赶走小商贩就了事,这个糊口饭的事不是打击就实现的,必须为他们安排一下,也为我们提供购物便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秋香通讯员闫慧为期6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已于11月21日在深圳落幕。南宁市共组织12家企业15项高新技术产业参展,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