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管理电动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处理建筑垃圾以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开展专题询问,监督“大行动”实施情况
“马路市场乱象突出,下一步有什么措施加强管理?如何推进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工作?……”昨日上午,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实施情况专题询问会,专题询问以现场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市民关心的交通、农贸市场建设、电动车管理等问题进行监督,推进“大行动”的发展。
线上订购线下消费 完善“菜篮子”工程
现象:正规的农贸市场就在不远处,可路边依然摆满了违章摊点,造成车辆拥堵;小区周边没有市场,只能去很远的地方买菜,或者干脆就在路边小摊点购买……农贸市场偏少,分布不合理成为马路市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问:南宁市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马路市场的管理?在加大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加快老旧市场升级改造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市城管局答:自“大行动”开展以来,截至10月底,全市共查处摊点乱摆、违章夜市和跨门槛经营17812起,取缔马路市场42个次,全市主次干道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下一步将继续文明执法、严管重罚,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加强对占道经营、违章夜市和马路市场打击的高压态势。同时堵疏结合,在市区内有条件的非主要道路设置部分临时摆卖摊区进行规范管理。
市规划局、市商务局答:规划至2020年,市中心城区新增农贸市场97个,农贸市场总数达224个。
对农贸市场缺失的区域或社区,结合旧城改造、新建小区或其他城建项目规划定点建设一批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不足部分以社区菜市(店)给予补充,在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未完成前,由农产品直销车解决市民买菜难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部分居民人口多、居住相对集中、条件成熟的社区引进一批大型生鲜超市、邻里中心以及具有线上订购线下消费的社区菜店等经营模式,逐步代替落后的农贸市场,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
研发新管理系统 整治电动车违法行为
现象:逆行、闯红灯、开到机动车道……大量电动车的交通违法问题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现在南宁市对电动车进行登记上牌管理,但大量电动车都是“超标”车。
问:如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电动车的管理?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答:目前,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生产获证企业为6家,已有3家向自治区质监局申报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目录。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全市建成区内非法生产、拼装、改装“三车”的企业、个体户、个人开展检查,对一些路段进行重点巡查。同时,对于电动车用户的消费投诉努力做到快速处理,引导消费者选购合格电动车。
2014年2月10日起,无牌无证电动车或者非南宁市市区号牌的电动车,不得在本市市区范围内的道路行驶,违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交警支队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查处无牌无证、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规范电动车通行秩序。同时,抓紧研发建设电动车交通违法管理系统,对电动车多次违法的,使用行政强制手段,依法查扣车辆,并责令驾驶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坚持疏堵结合,研究电动车限时段、限区域通行的政策措施,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推进实施。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从而逐步降低电动车出行分担率。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现象:南宁中心城区主干道路网密度低、路面狭窄,东西方向主干道少,缺乏支线疏通,混合交通比较严重。道路太少太窄和车辆的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停车场的不足,难以满足50多万辆机动车的停车需求。
问:南宁市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答:下一步,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一是加强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重点建设东西向和南北向快速路系统。二是推进五象新区“三横三纵”骨架路网建设。三是道路近期建设适度向支路倾斜,完善常态交通拥堵区域支路微循环。四是挖潜改造,合理实施道路横断面改造。近期将按公交专用道布设要求主要完成东葛路、桃源路、明秀路“三块版”改造工程建设。五是改造拥堵的道路交叉口,加快立交工程建设,打通瓶颈制约。通过实施上述措施,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针对市区停车难的问题,南宁市计划自今年起在各城区每年新建、恢复5至10个公共停车场或配建停车场。其中每个城区选定1至2处公共绿地开发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推进停车差异化供给政策,中心区将配合旧城改造,建设与挖潜相结合,保持低水平有限供给,避免吸引车流量过大。加快建立停车诱导系统,采用三级诱导方式,提高停车场的运转效率。同时,加大公交投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转变小汽车的使用及相应弱化停车需求。此外,加大对车辆违停的整治力度,在停车秩序管理的重点、难点、乱点地区建设全覆盖的监管网络,形成全方位、全时段的管控系统,最大限度减少车辆乱停放现象。
设立临时消纳场 合理处置建筑垃圾
现象:建筑垃圾处置难是当前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分布合理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是造成建筑垃圾处置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泥头车撒漏现象仍然突出。
问:将如何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选址建设?如何推进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工作,改变泥头车撒漏严重的现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市城管局答:要科学做好消纳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与有关部门一起摸底调查,提出清单,对申报的消纳场逐一勘察;加快编制《南宁市中心城大型建筑弃土消纳场布局规划》,扩展思路,合理使用收储用地;简化审批程序,加快临时消纳场设立,以满足建筑垃圾处置的需要;坚持疏堵结合,严查严处非法弃土行为。
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改变原来“单打独斗”的管理局面,建立分工协作、互动良好、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规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资格审批与管理,促使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化、市场化、公司化;严格审批制度,促使建筑垃圾机械化密闭运输车辆加快进入市场。
完善义工服务站 让“大行动”扎根群众
现象:随手乱丢垃圾、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等红灯时“加塞”……种种不文明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这表明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
问:在整洁、畅通、有序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如何让市民自觉广泛地参与到“大行动”中来?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答:全面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引导民众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引导活动,号召广大市民群众支持参与“大行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确保“大行动”扎根群众。
建立和完善社区志愿者和义工服务站,在社区广泛开展志愿者和义工的招募、培训等工作。通过媒体公示“大行动”志愿服务和义工服务活动项目,动员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大行动”,扩大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结合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市民立足自身、立足岗位,积极投身活动;畅通市民诉求渠道,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发挥市民巡防员、交通文明督导员等队伍作用,让市民群众在感受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中自觉参与行动。
新闻推荐
星光大道街边的车辆停放有序。在人民路,乱摆卖的人将果皮随意乱扔。冯晓华摄人民路一餐饮店前乱停的车辆。冯晓华摄南宁在“美丽行动”的洗礼中焕发新貌,城市环境越来越整洁、美丽,交通越来越顺畅,这...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