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蔺通讯员 欧阳钢桥 吴小彦柳盛胜
一首老歌唱得好:“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幸福的生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创造。”南宁高新区优秀基层党员周广发、 王乃平、梁建光、覃美华 、潘国凤几位同志,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扎根基层,创先争优,无私奉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密切联系群众,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或爱岗敬业、或无私奉献、或致富乡邻、或勇于创新,树立和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可信、可敬、可学。
“要解决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儿”
——记高新区安宁街道办路西村党支部书记周广发
走进安宁街道办路西村,环绕各村组的一条条水泥路如同一条条银带,把一座座掩映在红花绿树中的农家小院紧密地联结起来……就是这个 2005年全区最后成立的矛盾纠纷多、经济问题多的问题村——路西村,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这些变化,路西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多亏我们有个好支书啊!”
深得群众称赞的好支书名叫周广发。周广发常说的一名口头禅是:“作为一名村支书,要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儿。”
1999年,毗邻的广西林科院的几位工程师到路西村租地种植草皮,周广发看着这几位工程师在自家的庄稼地上数钱,心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种植草皮发家致富呢?于是,周广发细心观察,努力钻研,跟着工程师们学种植草皮,当年仅种植草皮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同时,他带动村民大规模种植草皮创收,不仅令路西村的村民腰包鼓起来了,也吸引外地的老板纷纷来投资,草皮和花卉苗木的种植逐步成为路西村的特色产业。
为了使路西村的特色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2006年,在周广发的发动下,路西村成立了花卉苗木协会,周广发任协会会长。协会通过“支部+协会+农户”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为500多个农村协会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协会还催生了三支专业队伍:草皮种植互助队伍、专业割草队伍和经纪人队伍。村民们靠种植草皮发家致富,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房,各种高档家电应有尽有。
路西村地处老虎岭水库下游,水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水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2000年,周广发和村民一道主动与南宁市水产研究所联系,由南宁市水产研究所提供种苗和技术,村民依靠村中大大小小的水塘养殖单性罗非鱼,一年下来,利润非常可观。2003年,老直队土地流转成功转型,周广发又组织成立了路西村单性罗非鱼合作社,任合作社的主管。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连片单性罗非鱼养殖基地。同时,周广发带头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和本地的经济能人到路西村投资养殖罗非鱼。仅养殖单性罗非鱼一项,路西村民每户每年的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以上。
自从成功地种植了草皮、花卉苗木和养殖单性罗非鱼后,周广发意识到,各家农户依靠各自的土地小打小闹,已经严重地制约了路西村的发展。他提出将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并以土地入股合作的方式由集体统一引资招租的大胆提议。在村“两委”大力支持下,周广发带头加快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这一新颖的土地流转形式促进了路西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达8000元以上。
近年来,周广发积极筹措资金,发动各家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建了通往路西村的水泥路20公里,牵头修建村队办公楼、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并规划修建了村里巷道,绿化美化村容村貌。他还紧紧围绕农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与村干部领导班子主动邀请城区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路西村的旅游空间布局和景区建设等进行了规划,制定好各景区的发展目标,对核心景区及旅游功能区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目前,怡景生态园的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十里花卉长廊已初步形成规模。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也使周广发成为十佳农村党员乡土人才,成为带民致富的领头雁。
小“村委”挑大梁
——记高新区安宁街道办西津村村委王乃平
王乃平是南宁高新区安宁街道办西津村的村委委员。自今年5月份全市上下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以来,王乃平成了大忙人,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得到了高新区领导的好评,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称赞。
西津村环境卫生一直不是很理想,王乃平通过召开“两委”会议,根据活动安排,分管卫生工作。他亲自带头,和“两委”同事、生产队干一起挨家挨户发放“清洁乡村”“整治家园、田园、水源”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耐心地给村民讲解开展活动的具体安排、意义以及好处,让村民理解这项工作,并积极参与进来。
西津村有3个自然坡、7个村民小组,他逐个生产队走访,认真做好拍照、登记等工作,摸清情况,使重点整治工作有的放矢。组织保洁人员每天对村中主干道进行保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配合政府请来的勾机对河道、水沟进行清淤,打捞水面垃圾;清理村中的陈年垃圾、随处可见的小广告;整治乱堆、乱放、乱摆现象等。
为了坚决完成好这场旨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实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的目标,他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该活动。每周组织“两委”干部、保洁员、村民进行大扫除,切实保证责任区范围内街道整洁。他每天早出晚归,哪里有难题他就出现在哪里,遇到群众反映问题他顾不上吃饭便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想尽办法解决,直到困难解决他才放下心头的大石,露出笑容。王乃平同志身先士卒,带领生产队干、广大村民划片打扫卫生,忙碌在村民房前屋后和周边道路上,扫地、除草、清阴沟。他还经常组织村“两委”干部和保洁员参与清除垃圾死角的劳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不断加入到卫生保洁志愿者队伍,打扫村道、清理杂草等。整个西津村的清洁卫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道路环境清洁、秩序井然。
清洁工作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活动贯彻落实。在上级政府的指导和村“两委”同事的帮助下,王乃平同志结合村中实际,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制定《西津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并发放到村民家中,让户主签字,认真落实卫生责任制,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村民的卫生行为。村里还建立了民兵巡逻、检查、督办卫生工作制度,原有的治安联防队队员不仅负责保一方平安,还管理村中卫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现场整改,无法整改的及时上报,现在民兵巡检村中卫生已实现常态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清洁乡村的排头兵
——记心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建设和经贸站站长梁建光
在同事眼中,梁建光是一位思路开阔、办事果断、敢想敢干的领导;在群众眼里,他是一位经常下基层、真心实意替老百姓着想的干部。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南宁市“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及南宁市“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梁建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美丽高新·清洁乡村”的活动热潮之中。作为高新区先锋示范岗的党员,他发挥了开展“美丽高新·清洁乡村”活动排头兵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按照组织分工,梁建光是心圩街道开展“美丽高新·清洁乡村”活动大岭村的负责人,在参加 “美丽高新·清洁乡村”活动动员大会及心圩街道办 “美丽心圩·清洁乡村”活动部署会以后,梁建光立即带领街道办工作队和大岭村委对村辖区进行排查,落实重点、分责任区、做好工作方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并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及时部署并落实各项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和浓厚的“清洁乡村”活动氛围,使村民家喻户晓,共同投入到活动中去,他通过宣传板报、横幅、倡议书、责任书、高音喇叭宣传点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从5月15日开始,梁建光每天亲自带队到大岭村辖区范围内各坡队开展卫生检查。对村民平时不太关注的村道两侧水沟、房后杂草、杂物、垃圾等卫生死角重点检查,重点清理。经过2个多月不间断的努力,对大岭村内的各类杂物、陈年垃圾、建筑废料、小广告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共清理出各类垃圾352车。在整治中,梁建光每天都穿着迷彩服,戴着草帽,跟村民一起搬杂物、铲垃圾、清广告等,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晒黑了很多,也瘦了许多,但他看到经过清理后变得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心里很舒畅。他常常笑哈哈地对大家说:“每天这样劳动,现在人精神多了,结实多了。”原先看热闹的村民,看到工作组干得热火朝天,都能主动清理各自屋前屋后的杂物,许多群众还自觉地加入到清理队伍中来。
先锋引路 共创美丽
——记高新工业园社区主任覃美华
覃美华现任南宁市高新区高新工业园社区书记兼主任,记者了解到,2013年她到高新工业园社区任职以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迅速融入到同事和群众中,群众基础深厚。自从今年6月开展“美丽高新·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覃美华与驻村工作组、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以“5+2”“白+黑”的模式深入各小区、各路段开展工作,在活动中,覃美华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她认真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指导;她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行动影响社区干部、群众,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为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和浓厚的“清洁乡村”活动氛围,覃美华通过宣传板报、横幅、倡议书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她将上级发放的“三封信五通告”,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逐一上门发给各家各户,使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家喻户晓,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高新工业园社区管辖范围广,存在问题多。为此,她制定责任分解表,将清洁工作分配到巷,自己则包下环境问题最严重的高新苑小区。高新苑面积广,绿化多,落叶堆积腐化,在集中清理整治过程中,她被蚊虫叮咬导致过敏瘙痒,但她没有退缩,依然挥铲奋斗在清洁前线。除了分管自己的责任区外,她还不忘自己的指导员身份。哪个小区有难清理的卫生死角,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一马当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经过一个月的整治,社区共清理出垃圾67车,各小区、道路环境卫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高新工业园社区管辖的小区沿街商铺居多,跨门槛经营现象严重,为了规范商户经营行为,覃美华向上级申请联同工商部门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约束商户文明经营,共签订责任书600余份。为了不影响美丽工程的整体进度,对于拒不合作的商户,她及时反馈给城管、工商等部门进行依法强制执行,大整顿的范围包括高新苑商业街、荷塘月色北面商铺、科园东六路、科园西七路。经过一轮整顿清理后,辖区内跨门槛经营现象有了明显改观。
在开展“美丽高新·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中,社区也着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多个物业公司反映小区门口车流量大却没有斑马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她立即将增划交通标志标线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辖区内瀚林雅筑、中富花苑、嘉华绿洲小区门口都增划了新斑马线;辖区内多个小区车辆乱停放情况严重,有时甚至占用消防通道,她督促各物业合理规划停车位,现在辖区内乱停放现象明显减少,尤其是非机动车都做到了整齐有序停放。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带领群众广泛积极参与。她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号召党员参与“美丽高新”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组织辖区的舞蹈队、合唱队的阿姨叔叔们成立“美丽夕阳”志愿队,积极参与卫生、交通巡查活动,同时广泛宣传“美丽高新·清洁乡村”活动,把各类政策文件宣传到群众中去;她还拟写“社区志愿者招募启事”发放到各小区,号召居民积极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家园清洁了,日子过得才开心
——记高新区罗赖村妇女主任潘国凤
潘国凤是心圩街道办罗赖村妇女主任。村民告诉记者,她工作积极,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尊重和爱戴。自“美丽南宁·清洁乡村”“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开展以来,她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到和德二期清洁乡村大行动中,并充分利用自身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带领和德二期广大群众投身其中,共同打造美丽和德二期。
作为和德二期的居民,潘国凤主动当好“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宣传员。除了做好罗赖村责任区的宣传,还利用休息时间在和德二期开展宣传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身到和德二期的“清洁乡村”活动中。并积极发挥自己多年来作为妇女主任,认识的人多,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广泛动员和德二期的村民参与进来,形成干部引导、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潘国凤针对和德二期存在的垃圾乱丢、柴火乱堆放、小广告乱贴乱涂等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包村干部、村委干部一道进行清理整治,每次开展整治都走在最前面,搬运各种杂物、铲垃圾、清广告等,每天都是汗流浃背,但她毫无怨言,她说:“虽然和德二期属于和德村委管辖,但我居住在这里,这就是我的家,积极参与整治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清理干净了,大家看着舒心,日子过得才开心。”此外,她还坚持组织家庭每位成员开展“清洁周”活动,每周利用休息时间与家人进行一次大扫除,以身作则,在和德二期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确保“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整治成果,关键是做好长效管理。针对今天整治明天反弹的现象,潘国凤牵头带领和德二期的妇女组成“爱心妈妈”巡逻队伍,每天不定时去和德二期的清洁卫生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对村民进行教育宣讲,让村民心服口服,自觉参与到“清洁乡村”活动中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伟)11月1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李泽带领市统筹委、城乡建委、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到经开区调研统筹城乡改革工作项目推进情况和“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工作开展情况。在经开区吴圩镇坛白...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