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蓝彬彬王小欢
领导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你敢上去劝阻吗?估计不少人会摇头说不敢。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有关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在控烟工作者看来,这好似一把“尚方宝剑”,将有力推动我国控烟、禁烟进程,最大限度减少吸烟危害,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控烟工作效果不明显
“太好了!我非常支持这个决定。”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梁大华从事控烟工作多年,得知该通知下发之后,他非常兴奋。梁大华说,中国虽然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由于种种原因,控烟工作一直开展不起来,效果也不明显。
梁大华认为,《通知》的背后折射出中央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和控烟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关措施。也有专家坦言,这是中国控烟的“好声音”,特别是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借助媒体舆论,让更多市民了解烟草危害。
领导带头禁烟能起表率作用
南宁某市直机关单位办公室里,一名年轻女同事告诉记者,单位的一些男性领导在开会时,有时烟瘾犯了,会趁着开会间隙偷溜到走廊抽烟。下属看到,也不敢上前劝阻。
梁大华提出,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能够起道德示范和表率作用,身体力行践行《通知》要求,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递烟、带头戒烟,最大限度地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欲约人,先束己。”南宁某事业单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表示,他今后要以身作则,如果领导干部比一般市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控烟别碍面子要敢说“不”
李作庆在市爱卫办工作3年,此前,他就是一个拥有20多年烟龄的“骨灰级烟民”。担任南宁市爱卫办副主任后,李作庆一鼓作气把烟给戒了,这让不少同事同行甚是佩服。“你是怎么做到的?”不少人纷纷向他讨教经验。“我自己都从事控烟工作,如果自己都还在抽烟,如何在下属和同事面前有威信和说服力?”李作庆如此答道。在他看来,在公众场所禁烟和戒烟,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一定能做到。李作庆认为,首先要通过媒体加大宣传,让领导和群众深刻认识吸烟的危害性,加强舆论监督。其次要加快《南宁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的修订。相信不久将来,南宁市的控烟工作将有法可依。最后,各有关成员单位按现行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劝阻吸烟,别碍于面子,不敢上前说“不”。
南宁市控烟工作者建议,中央应尽快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比如管理措施、惩罚制度等。据悉,南宁的控烟规定从1995年实施至今,南宁市并未对在禁烟区的抽烟行为采取过严格处罚措施。
■市民心声
禁烟通知一出,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大家无不拍手叫好,一些老烟民也表示要自觉控烟。
南宁某机关公务员 樊金贺
公共场合领导干部带头禁烟让医院、会议室、洗手间等场合不再烟雾弥漫,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更应该起带头作用。
南宁九州出租车公司总经理 李军
此次从领导干部入手推动无烟环境建设,一方面显示了中央对控烟的政治承诺,彰显了中央控烟的决心。这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做好表率,对烟民吸烟也有一定的克制作用。
南宁某楼盘物业工作人员薛仁涛
中央反腐倡廉“苍蝇老虎一起打”深得民心。现在又发文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禁烟,这项要求顺乎民意,大快人心。对于我这个老烟民来说,以后吸烟就不方便了,但从健康方面来说,也是件好事。不过,我也希望对于“公共办公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不要一刀切,因为长期吸烟的烟民不可能一下就适应,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在公共场合多贴“禁止吸烟”的标志,对公共场所的划分再细一些,设立“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进而慢慢扩大范围,真正实现全民戒烟。
新闻推荐
马来西亚燕窝获“解禁令” 曾被拒入华两年,如今8家马来西亚企业获对华出口生产资格
■本报记者阮晓莹被禁止输华长达两年的马来西亚燕窝解禁了!12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从即日起准予符合《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马...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