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圩江公园一角的刺勒圳桥和碑文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本报讯(记者 叶祯)近日,有网友在本地一论坛爆料称,南宁出现史上最古老小桥,记者在一片芭蕉林中找到那座同治年间由村民为方便过一条沟渠集资筹建的小桥。已申报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老小桥,安静地坐落在心圩江公园,见证历史的变迁。
网友夜雨聆风在论坛上以“南宁很有历史沧桑感的桥”为题发帖子,帖子没有太多的文字,几张隐藏在芭蕉林中的一座古老石桥图片引来了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称没有见过如此古老的桥,还有人感叹南宁有历史的东西太少了,希望能把这座石桥保护起来,给子孙一个历史的见证。
这一座图片上称为“刺勒圳桥”的桥到底在哪?有多古老?昨日,记者根据图片上所说的地址找到了高新区和德下赖村,结果,在已经变成新村的下赖村并没有找到刺勒圳桥,记者询问不少村民他们对此一无所知。难道,这是一条虚假信息?
就在记者准备撤退时,在科园西十路附近老树下下棋的几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见过刺勒圳桥,但是它并不在下赖村,而是在心圩江公园一条水沟边。刘老先生说,他活了50多岁,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那座桥边玩,也跟着大人通过刺勒圳桥去菜地种菜、摘菜。
根据刘老先生的指点,记者沿着科园西十路直走到心圩江公园,在正在兴建欧洲风情小镇的工地不远处一个芭蕉林间,终于找到了刺勒圳桥。桥面上长满野草的古老小桥坐落在一条小沟上,安静地见证心圩江两岸的变迁。
站在桥下看,这座刺勒圳桥由砖石砌成。记者踩着野草走上刺勒圳桥看到,桥面的三分之一已经坍塌,仅有宽约30厘米的桥面可行走,另一端保存完整的桥面仅有1.5米宽。
在桥边有一块崭新的石碑,碑文称,刺勒圳桥建于清朝同治三年,是由当时心圩下赖坡赖师彦等人为解决心圩地和下屯坡鹧鸪渌村委并秀厢万秀等耕作区生产人员来往生活以及文化交流,发动赖、黄、陈等姓多个村的村民集资在刺勒圳建成一条长20多米、宽1.5米的刺勒圳桥。
碑文上还说,原来桥身上还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当年捐款建桥的所有村民的姓名和善款,可惜在修建心圩江公园时,那块大石碑遗失了,所以才立了这块新碑。碑文还说,刺勒圳桥已于2007年向南宁市文化局文物所申请保护,经审批已下达批文同意把刺勒圳桥保护下来重新装修,作为心圩江公园的一景供游人参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志鹏)春节临近,南宁机场机票销售也开始升温。目前出行高峰折扣机票所剩不多,部分航班只有全价机票销售。据悉,1月19日至22日、27日至29日出行高峰的折扣机票目前所剩不多,部分航班只有全...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