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之家”创始人王芳
■本报记者彭媛媛文/图
王芳女士是一位脑瘫女孩的母亲。在多年寻访接纳残疾女儿进行康复教育的学校未能如愿后,为了能让女儿及更多的脑瘫孩子及其家庭享受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她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创办了广西第一个致力于服务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民间公益机构——“安琪之家”。
白手创办“安琪之家”
“安琪之家”是在2002年6月1日成立,王芳给它取名“安琪”,英文是angel,是“天使”的意思,象征着这个机构将会是脑瘫儿童的乐园和走进主流社会的新起点,希望孩子们在这里能够生活得像天使一样快乐。
如今,回想创办之初,王芳说,为“安琪之家”找个落脚地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没有资金、没有人员、没有场地的“三无”状态,几经奔走,才幸运地得到了菠萝岭小学提供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宿舍作为场地,条件相当艰苦。
后来,“安琪之家”落脚到小区里,但是刚开始小区居民不大理解。为此,老师们做了很多努力,发宣传资料让社区居民了解脑瘫疾病知识。
日久见人心,小区居民终于慢慢接受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甚至还一起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如今,创办12年的“安琪之家”已为广西和全国19个省市的大约1400多位脑瘫儿童提供了寄宿制、日间服务等多样化的专业服务。
将爱心公益进行到底
“安琪之家”是非营利机构,经济来源一直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是王芳没有退却,她说,别人不理解,说明我们还有工作没有做好,“我们要做得更好”。于是,这些年来“安琪之家”不仅在康复教育技术上努力钻研,同时积极发展孩子阳光乐观的性格,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11月7日,记者走进“安琪之家”位于明秀路的校区,在靠近马路边的一套平层二楼,500平方米的楼层被隔成十几个单间,作为“安琪之家”训练康复室。这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有家人陪伴一起进行康复训练,一些孩子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家人陪伴,都是由老师亲自照顾。孩子们看到有陌生人来访,还学会主动打招呼。女孩小慧乐呵呵叫记者帮她拍照留影。
现在,“安琪之家”已经成为全广西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慈善机构,在全国同行中成为了典范。目前,几乎每天都有社会各界同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前往“安琪之家”探访、慰问及交流、学习。
未来两个计划和打算
“安琪之家”的成长也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机构和人士的帮助。
据介绍,现在“安琪之家”已经从创办初期的一间两居室、3名员工,发展到了拥有明秀路、奥园小区共两个校区,使用面积近千平方米,50多位康复教育老师和员工,可同时为100多名特殊儿童服务的规模,并将服务的范围扩大到了首府南宁的20多个小区,以及全国10多个省市。
说到未来,王芳有两个想法。她说,希望广西成立一个专业的脑瘫孩子的学校,让这些孩子能够真正享受义务教育。此外,她希望能够在残障青年的就业方面探索出一条路子。现在,在安琪之家长大的第一批孩子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她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社会上各个行业的支持,接纳孩子去工作。
新闻推荐
南宁市举行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把世锦赛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
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发奖牌、证书本报记者赖有光摄本报讯(记者吴福大)昨日,南宁市举行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全面总结世锦赛筹办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宝贵经验,表彰在筹办工...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