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锋在世锦赛安保岗位上 警方供图
■本报记者黄沁琛
通讯员陈虹倩
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少锋有着这样的传奇人生:他曾作为中国首批、广西首名联合国维和警察远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树立起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他曾身患“重症肌无力”,历经生死磨难,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他是业务能手,是外国朋友心目中的“外事110”。如今,他荣获第五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海地维和:子弹擦肩而过
11月3日晚,在第五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中,广西4位民警入围,潘少锋便是其中一员。当晚,他获得特别奖,并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这是他警察生涯所获得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他传奇人生的肯定。
2004年2月潘少锋成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法语专业毕业的他还担任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对外联络官,与其他124名队员奔赴海地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区建在太子港局势最紧张的地区。防暴队执勤点附近天天有枪声,队员外出执行任务都要坐装甲车,荷枪实弹。有一次,联合国维和警察的4辆警车遭到非法武装分子袭击,潘少锋和战友驾驶装甲车迅速赶到现场增援。当潘少锋掩护受困的外国维和警察到装甲车上,非法武装分子立即把枪口转向他。潘少锋刚跳回装甲车,一梭重机枪子弹就打在他原先站的位置。像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场面,在维和期间经常上演。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联合国海地特派团和当地民众的认可。2005年1月16日,联合国向潘少锋等125名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当年4月,公安部授予他们“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
战胜病魔:创造生命奇迹
2005年6月,潘少锋完成维和任务载誉回国。刚下飞机,他便全身瘫软,倒在欢迎的人群中。经诊断,他患的是“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的治愈率极低,有人称之为“绝症”。面对残酷的现实,潘少锋坚信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治愈。
经过治疗,潘少锋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他回到家中一边吃药一边休养,每天坚持锻炼。稍微恢复些体力,潘少锋就主动向领导提出编写《南宁市出入境基层培训手册》等材料,作为基层民警外管业务培训教材。他曾因专注于修改培训手册忘了吃药,突然全身无力散架般地从椅子上滑到地上,像断了电的机器人一样无法动弹,直到值班民警发现他,才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从2005年至2007年,潘少锋曾三次因病情发作住院治疗,每次发作,病情都加重一次,但他始终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2008年10月,在公安部领导的关怀下,潘少锋到北京接受手术,手术很成功。在恢复期里,潘少锋又悄悄做了一件大事——他把法文版的《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手册》翻译成中文。他说,自己得抓紧准备,等康复后再次执行维和任务。
2009年2月,潘少锋身体基本康复,重返工作岗位,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热爱创造了生命奇迹。
业务能手:挑重担推新措
潘少锋所在的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三大队只有4名民警,工作任务繁重。作为大队主要负责人,他一回到工作岗位,便立即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为了把外国人管理工作落实到基层,潘少锋指导有关派出所在外国人居住集中的社区建立警务室,在主要高等院校建立“外国人高校服务站”。同时,与全市50家涉外宾馆开展结对子送服务活动,并定期对酒店管理人员进行涉外业务培训。潘少锋注意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通过QQ群与涉外单位联系沟通,提升服务质量。他还设立南宁市出入境微博,及时解答群众业务咨询,给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今年,他建立了一支由34名有外语特长的民警组成的队伍。世锦赛期间,这支队伍先后协调解决外宾遇到的各类问题45起,他们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文明高效得到外宾高度赞扬。
其间,潘少锋还创新工作举措,设计了便于携带的中英文对照版《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外宾简明服务手册》,其中包含《参赛各国官方用语对照表》和《外国人现场求助简明流程指引图》。此举为执勤民警解决语言沟通问题提供了前期处置方法,有效破解执勤初期语言沟通难点。
新闻推荐
每月“埋单”数千元 加盟商心塞 快递公司解释,对方使用公司客服、车辆等资源理应支付
■本报记者韦薇实习生李威裕樊先生三人先后成为中通快递公司青秀三部加盟商后,怀疑快递公司骗钱。他们表示,当时签订的合同上并没有说明要支付客服工资、房租、油钱等,但公司却要求他们支付,导致他们...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