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队员
■本报记者 叶祯 实习生 宋美玲/文 记者 程勇可/图
从今年7月份到10月19日,张梧生在邕江一桥江里救起了10条人命,但从小就生活在江边并于1997年加入冬泳协会的他说,救人一命图的不是回报。而像他这样的冬泳队员,还有很多人自掏腰包3万元奖励救人的泳友。
四个月内救上十条命
今年64岁的张梧生从小就生长在平西村,父亲在年轻时做的就是押船的工作,所以打小他就会游泳。1997年,他加入了南宁市冬泳协会,几乎每天都在一桥南码头与泳友游泳、交流。
在数十年的游泳生涯中,张梧生只要看到有溺水或是跳桥轻生者,他都会奋不顾身去救助。每年暑假,很多学生跑到邕江玩水。由于不谙水性,也不知道二桥墩那有一个漩涡,经常有学生在玩水中溺水,获救的学生很多吓得发抖不已,回过神后,连声感谢都没有就跑了。“很多被救者可能是怕家人知道,也可能是还没回魂,不管他们感谢不感谢,看到了,肯定是要救的。”张梧生如是说。
像张梧生这样参加救助溺水者的泳友还有很多,在冬泳协会提供的登记表中,黄福华、张绍智、杨欣等众多泳友曾参加过救助溺水者,他们多是五六十岁的冬泳爱好者。
为救人倒贴利市给船家
54岁的张灿生从小生活在邕江北明德街,30多年前,南宁市冬泳协会成立后,他就成了第一届会员,说起救人后发生的事,他也有一篓子的故事。
一天上午,张灿生游泳上岸刚穿好衣服,突然听到有人在二桥墩那喊“救命”,一看一个小伙子正在江中挣扎,他马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游过去。他把溺水的小伙子托起时,突然感觉自己双脚已经僵硬,幸好另外一名泳友也赶了过来合力把小伙子救到岸边。上岸后,张灿生在草地上躺了20分钟,双脚才恢复过来,而那个获救的小伙子却悄然离去。
张灿生还经历过因为救人倒贴利市给船家的事。前两年,邕江边还有船家生活,但是船家有一个忌讳,就是从来不救落水者。有一次,张灿生为救溺水的流浪汉就近上了一条渔船,拉住船家让他过去救起人。后来,船家问他要利市,他就把身上仅有的20元钱掏给了对方,对方有点不好意思,给回他一条鱼,从此,两人还成了朋友。
自掏腰包奖励救人泳友
在一桥南码头边采访时,63岁的苏添培默默站在一边,这名区游泳协会副主席在2006年开始参加冬泳活动,三四年前也曾经在邕江救起过溺水者。
南宁市冬泳协会秘书长朱杰告诉记者,冬泳协会的泳友救人从来都是没有报酬的,最多就是在年终总结时表扬一下。三四年前,苏添培了解到冬泳协会很多泳友不顾生命危险救助溺水者后,就自掏腰包先后打了3万元的爱心款给冬泳协会,用来奖励参与救助溺水者的泳友。苏添培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泳友不顾自己的危险,没有任何私心去救了那么多人。自己作为一名参与者,也是尽一点微薄之力,对他们的行为表示一种敬意”。
“不管有没有奖励,我们都会救人。救起一人就心安理得,不希望再看到有家属在江边因为失去亲人而痛哭。”张灿生说,不鼓励所有人看到溺水者都去救助,因为救人有危险,如果没有能力就不要轻易去救。
新闻推荐
■《食尚》记者彭军评价一个地方,十之八九的人首先会谈起当地的饮食。民以食为天,因为美食发挥的枢纽作用,使得餐饮、房地产行业不再冰冷,少了一丝铜臭味,多了更多人情味,更多的生活气息。餐饮先行,甚至...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