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凤市场前的公厕无障碍坡道十分贴心。 韦静 摄
?官塘菜市厕所里的水管锈迹斑斑。
韦静 摄
随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深入开展,市内公共厕所卫生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昨日记者走访街头、农贸市场、公园等地公共厕所,发现部分公厕仍然存在标识不清、臭味熏人、垃圾乱扔等问题。
公厕整洁 如厕方便
在各大公园、街道上,一栋栋造型别致、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是一道风景。昨日14时,记者在人民公园走访时发现,这里公厕设置合理,几乎每个区域都配套有公厕。
从人民公园正门进入,一旁的公厕是极富有民族元素的造型,看起来赏心悦目。人民公园侧门一张公园指示图上除了标注著名景点和餐饮店铺,还清晰注明了每个公厕的方位。家住新民路的刘大爷喜欢到公园散步练字,公园清幽的环境和设施完备的公厕让他十分满意。“公厕里还贴心地设置了扶手,像自己家一样。”刘大爷竖起大拇指。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流动厕所的环境也在悄然改变:友爱南路邕州饭店旁的一处流动厕所共有4个位,其中一个设置成残疾人老人专用的无障碍厕所,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部环境都十分整洁:无障碍厕所里扶手、马桶、洗手池等设施一应俱全,未出现设备损坏或脏污的情况,另外3个普通位也很干净,美中不足的是几个厕所里的灯泡未及时换上,“晚上上厕所开不了灯,黑漆漆的。”市民林翔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更换灯泡,定时维修检查,让公厕环境更好。
土建厕所 华丽变身
如厕前抬头看看公厕外的LED智能显示屏,就可以了解公厕内蹲位使用情况。昨日下午记者在民生路步行街根据指示标识,很快找到位于民生北六里的公厕。
“以前逛步行街内急一般都到附近商场上厕所。街头公厕设施落后,卫生环境差,以前民生北六里公厕就是这样。如今经过改造,它摇身一变成了‘星级公厕\’,不仅有智能设备,环境也非常棒,一点异味也没有,门口还有专人值守,我们乐意去这样的公厕。”家住星光大道的市民刘晓玲说。
民生北六里公厕大门外就有一块LED智能显示屏,实时显示日历、时间、用电量、用水量及男女厕位剩余个数、总如厕人数等信息。公厕内地面、墙体及天花板均是崭新的,明亮干净,洗手池安装有感应式高压节水自动冲洗装置。
“以前走进这个公厕要捂住鼻子,屏住呼吸,眼睛不敢往下看。现在进公厕再也不用担心出来吃不下饭了……”刘晓玲说,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公厕改造力度,最好让农贸市场的公共厕所也来个“华丽变身”,让市民更加方便。
菜市公厕让人心塞
“天哪,这个厕所又脏又臭,难道没人管一管吗?”昨日11时,在官塘菜市里上完厕所的陈大妈抱怨道。
“去农贸市场买菜,手里免不了提着大袋小袋,遇到内急找厕所都得花好几分钟,找到厕所却发现环境让人难以忍受,异味重,地面脏,连个挂钩都没有。”市民冯女士同样对淡村市场内的厕所表达了不满。
记者走访了一些市内的农贸市场,发现正如市民所反映的那样,菜市场公厕难找,卫生环境差、设施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昨日10时记者走进官塘菜市,没有看到明显的公厕指示标识。问了几位摊主后,记者才找到公厕——位于菜市的一个角落里:在一间陈旧简陋的小隔间门口挂着一个“女厕所”的牌子,厕所里飘出的臭味让不少在门口等候的人捂住了鼻子。排了将近10分钟的队,终于轮到记者。走进公厕,地面满是积水,由于长期潮湿开始泛黄,两旁的水管锈迹斑斑,厕所内部五个单间为不加隔离门的旧式开放设计,无论是垃圾桶还是厕所角落都堆满了纸巾等杂物,整体环境十分脏乱。
“想洗手连水龙头都没有,只能靠一个盆接着,上一次厕所非常狼狈。”王阿姨在官塘菜市经营蔬菜生意十几年了,她说,这里的公厕年久失修,疏于清理,上厕所的人难受,连厕所周边的经营户也经常抱怨:“实在是太臭了,顾客都不愿意光顾我们的摊位。”
对此,市民石孟君认为,好的公厕环境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维护和管理。“一方面建立起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把责任明确到个人,做到日常清洁和后续监督维护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淘汰或改造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旧公厕”。
无障碍厕所有障碍
南宁街头的公共厕所都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内有残疾人专用坐便器和扶手,不仅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由于比一般卫生间宽敞,还便于亲友陪同。昨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这类厕所“平时的使用率并不高”,一些无障碍卫生间甚至沦为工具间。
记者在滨江公园里的公共厕所看到,该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记者推开无障碍卫生间的门口,却看到一些拖把、水管、手套、扫把、垃圾桶等工具“扎堆”摆放在该卫生间的一侧,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空间。
“我们老人想在无障碍卫生间方便,看到这堆杂物只能‘望而却步\’。这到底是卫生间还是杂物间?”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她经常到公园来散步,但从来没敢进无障碍卫生间。“里面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搞不好还会被砸到……”李女士说。
记者随后在大学路动物园大门旁的公厕看到,该公厕的无障碍卫生间有“铁将军”把守,记者试图按照门上说明打开门,怎么用力都打不开。“无障碍卫生间就是一个摆设。”推着婴儿车的市民黄女士说,她就住附近,从来没见有人使用无障碍卫生间。
无障碍卫生间大门开不了,方便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施沦为摆设。“何时能真正做到无障碍?”市民林嘉怡建议,有关部门在设计之初应该充分考虑残疾人、老人的需求,做到更人性化;不要让无障碍卫生间沦为摆设。同时,还要加强公共厕所的管理和维护,设立联系电话,方便市民反馈意见和建议。在具体的管理当中做好细节工作,为老人、孩子、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的服务。“例如烘手机高度的标准可以参考电梯专为坐轮椅人设计的按钮,把高度定在90厘米或以下,方便坐轮椅的人。此外,设置流动管理员,除定期保持厕所干净清爽外,当残障人士如厕遇到困难时,还能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林嘉怡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冼敏通讯员何泉蓉)近日,落户于高新区的人人兑网正式上线。其推出的新型O2O电子商务平台是促成线上线下消费有机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将引领新一轮的商业律动狂潮。当天,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