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地下通道纷纷“美容” 市民期待效果长久

来源:南宁日报 2015-01-05 12:06   https://www.yybnet.net/

七岔路口地下通道旧貌换新颜。

杨玲 摄

地下通道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行人通行安全问题,并进一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地下通道形象的美丑,关系到一座城市的“脸面”问题。随着“大行动”的深入开展,南宁市的地下通道纷纷旧貌换新颜。1月4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积水坑洼的“老毛病”仍存,但是大部分地下通道已经没有了流动摊点和流浪汉,地面干净整洁,通道内灯光明亮。对此,市民呼吁充分利用地下通道,使之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干净整洁获得肯定

七岔路口地下通道位于市中心。曾经,其因光线昏暗、污水遍地、流浪汉安营扎寨、气味难闻的等诸多问题,让不少市民避而远之,虽位于市中心“黄金位置”,利用率却很低。

为了还市民一个良好的通行环境,2014年7月,南宁市对七岔路口地下通道的步梯、侧墙装饰、渗水导流槽等设施进行了景观改造。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施工,七岔路口地下通道景观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并于同年10月开放。1月4日12时,记者再次来到七岔路口地下通道,看到经过改造后的地下通道环境焕然一新:经过照明亮化改造,侧墙两边新安装的壁板使得墙壁光亮整洁,地下通道的亮度也增加了,整个通道显得敞亮整洁。

七岔路口地下通道不仅“硬件”升级了,“软件”也有所升级。在七岔路口里,记者注意到在通道中央设立了一处值班岗,每天24小时有值班人员看守,除少许杂物外,原先的乱象不复存在。过往的市民对这样的通道“美容”十分满意。“这路是越走越通畅、越走越舒心了。”市民蓝先生表示,过去宁愿在路面上花几分钟等红绿灯也不想走地下通道,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

随后,记者到济南路地下通道、民族金洲路口地下通道走访,均未看到有流浪汉席地而睡、流动摊点打“游击”等乱象。

“问题水管”尚未维修

每天都有不少车辆从民生广场下的通道穿行而过,该通道的干净与否直接影响到南宁的文明形象。1月4日14时,记者在民生广场下通道看到,这里的车流量非常大,当天的天气略显阴暗,为确保行人车辆安全,通道内的照明路灯均已开启,通道内光线充足。在公交站前,不少市民在此等候公交车,205、35、46等多条公交线路汇集于此,公交车频繁地靠站、驶离。

在此等公交车的市民何敏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在民生广场下的通道换乘公交车。随着“大行动”的深入开展,她见证了这个通道环境改变的过程:以前地面上随处可见塑料袋包装袋、废纸等垃圾,如今人行道上增设多个垃圾桶,市民都能自觉地把手中的垃圾、杂物丢进桶中;以前人行道的地砖被电动车压坏不少,现在改造后人行道恢复了原貌,但不时还有电动自行车驶入人行道内。

记者在民生广场下通道走访发现,在距离民生广场公交站牌不远处的人行道上,连接广场的一些排水管出现了漏水的现象,污水从排水管道中渗出,使得墙面上长满了青苔,白色的排水管外黑乎乎的一层,地面则湿了一大片。对此,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排水管漏水的现象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都没见有人来维修这些“问题水管”。

地下通道成“水帘洞”

“通道里总是湿漉漉,即便外面不下雨,里头仍是‘滴滴答答\’。”市民陈女士家住南铁二街,每天上班必经火车站旁的地洞口。她告诉记者,地洞口里长年昏暗潮湿,一有车辆经过便溅起脏水,若是遇上下大雨,通道里便下“小雨”。

1月4日11时,记者骑电动车来到火车站旁地洞口,发现不宽敞的行车道里同时行驶的电动车、摩托车非常多。进入通道后,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安装了多盏路灯,幽深的通道里还算亮堂。但记者注意到,道路凹凸不平,伴随着车辆“前赴后继”地进入通道,压过水坑发出的“咣当”声不绝于耳。而洞口上方滴滴答答地滴水,污水在墙壁上留下一道道水痕,部分墙面已滋生青苔。污水顺墙流下,在坑洼的路面上形成一个小“水潭”,一旦有车辆驶过,便时不时溅起水花。

随后,记者在济南朝阳路口的地下通道也看到了类似的一幕:顺着人行道走下道口,尽管表面都铺设有瓷砖,但是由于年代已久,不少瓷砖断裂破损,形成一个个小坑。记者注意到,人行道扶手一侧的水管破裂,水顺着墙壁向下渗漏,不一会儿路面就形成了一大摊积水,来往的行人只好涉水前行。

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和利用

市民李然认为,地下通道不能“有建无管”,还需要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尤其是一些小通道不仅要管,还需要加强维护。

李然告诉记者,在乌鲁木齐,“电子眼”全天监控地下通道。“电子眼”由值班人员2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值班人员可以立即调度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劝阻或处罚。而且在地下通道内安装视频监控等设施,还可以消除地下通道内的安全隐患,确保市民的通行安全,南宁完全可以尝试一下。”李然说。

“在郑州,地下通道变身图书室。在上海,还有将地下通道变成小小海洋馆的……外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完全值得南宁借鉴和学习。我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地下通道,使之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市民曾燕建议道。

新闻推荐

粤剧《牡丹亭》南宁首演

《牡丹亭》演出照。莫俊摄本报讯(记者莫俊)1月3日晚,作为南宁市“喜气洋洋·2014—2015南宁市跨年喜乐汇”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演出的粤剧《牡丹亭》在南宁剧场上演,这也是这...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地下通道纷纷“美容” 市民期待效果长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