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会现场。
今报记者刘豫 文/图
自4月24日上映以来,苏有朋转型执导的处女作电影《左耳》票房一路走高,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档期中表现依旧抢眼。5月4日下午,趁着青年节到来之际,苏有朋带着欧豪、胡夏、马思纯、段博文几人,赶到了南宁航洋城,与影迷粉丝们近距离地共叙青春。伴随他们而来的,还有《左耳》票房冲过4亿元的好消息,喜上眉梢的苏有朋,在发布会现场笑得合不拢嘴。
1
青春期里摸索着成长
相信在不少粉丝的记忆中,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那个曾经对偶像明星要求非常严格的时期走来的“乖乖虎”苏有朋,如果不是一个眉眼稚气、聪明乖巧的小男孩形象,就是《还珠格格》中那个活泼专情的“五阿哥”。然而,当带着欧豪、胡夏等一众“小鲜肉”走上台前时,已经投身电影导演行列的苏有朋,言行举止间,都有了成熟男人的样子。大多数时候,他都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身边的几位年轻人,而自己则默默地站在舞台的一侧观察。不知此时的他,是否从那些新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初出道时的影子?
因为执导了一部被誉为“疼痛青春”代表作的电影,曾经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符号的苏有朋,自然也逃不过与他本人有关的青春话题。然而他似乎并不愿意去回忆自己的青春,“我出道太早,成名太早,肯定会在青春期时有过迷惑。可谁的青春会没有疼痛?没有疼痛,人就不会成长。这和我们的身份地位无关,疼痛的青春,是我们人生中很关键的一段经历,我们只能摸索着成长。”简单概括了自己青春期历程的苏有朋,刻意地不去提“小虎队”这三个字,而是试图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回看所有人青春的共性。
2
好坏评价分开来听
撇开自己的偶像经历不说,努力要用行动向导演行列靠拢的苏有朋,这次执导的处女作不可谓不大胆。这部改编自饶雪漫同名小说的电影《左耳》,区别于大多国产电影的是,在主演的选择上,苏有朋起用了欧豪、杨洋等大银幕的生面孔作为男一男二号,担纲女主演“小耳朵”的陈都灵更完全是演艺圈新人。影片上映后,票房虽高,口碑却还是其他国产青春片一样,面临着两极分化严重的口碑。赞的人,一个劲说好;弹的人,则把片子批得一无是处。
说到自己处女作的质量问题,苏有朋变得很严肃。他告诉记者,大家都认为导演们拍青春片,好像都是奔着粉丝群体而去,这样有助于拔高票房。“但我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对电影市场其实没有多少概念,并不是只冲着特定的观影群体而去的。”苏有朋还表示,电影上映后,他很关注网友们对片子的反映,每一条留言他都会仔细地看,“有评论总好过没评论,但如果是重复没有意义的话,我不会参考,能让我进步的我一定会听。”说到这里,苏有朋还很有深意地说了一句:“你们应该懂,有些评论根本就是不真实的。”
3
“重口味”故事最引人
无论评价如何,这一次,苏有朋确实在他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完成了一次台前幕后的蜕变,用电影《左耳》表达了他眼中的青春。在当天的见面会现场,苏有朋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表示,自己选择《左耳》作为转型导演作品,是因为他看中了小说当中那写实的故事情节。“我喜欢里面的重口味,那些年轻人在青春期遭遇的不开心,早熟,阴暗面,以及现实的残酷,这些都是故事吸引我的地方。”
和这样一位“重口味”的导演合作,几位年轻演员自然会有受不了的时候。有着家乡人“撑腰”,主演之一的胡夏就当场“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导演合作,他很负责,很专业,但同时脾气也很大。”胡夏透露,可能是因为苏有朋初执导筒压力大,自己本身要求也高,情绪就变得难以控制,所以常常会在片场向大家发脾气。但也正因为能和这样的导演合作,胡夏坦言自己收获很大。对于演员们的“爆料”,心情大好的苏有朋则是一笑带过。他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解读一次成长与蜕变。在尽量尊重原著的情况下,他还在片中加入了很多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感悟,“希望通过《左耳》,把这种感悟与大家分享”。
新闻推荐
今报南宁讯(记者段钦中通讯员胡永萍)5月3日、4日,南宁市公安局西乡塘分局和巡警(便衣侦查)支队3名协警,因抓捕持刀行凶犯罪嫌疑人或救助危难群众而负伤,目前3人已脱离生命危险。5日,南宁市公安局相关领导...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