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传统舞蹈展演。高甲戏《范进中举》剧照。在新会书院,不少市民在看粤曲演出。
今报记者刘豫/文 记者徐冰/图
作为戏剧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20日闭幕的2015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广西掀起了一场强劲的戏剧风暴,实现了中国与东盟戏剧跨国界的深度对话,也展现了“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戏剧文化。广西的观众不仅在家门口就看到了来自东盟各国展演的新颖剧种,更首次见识到国内几个著名团体带来的经典剧目。
无论是来自国外的越南Tuong剧、马来舞剧,还是来自国内的贵州花灯戏、福建高甲戏,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无不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戏剧周闭幕式举行当晚,一些观众站在舞台前变化多彩的灯光中依依不舍。“我已经对明年戏剧周到来时能够欣赏到的剧目充满期待了。”一名戏曲爱好者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与东盟文化继续“穿越”
有心的观众还记得在去年的戏剧周舞台上,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印尼日惹国立艺术学院、马来西亚国立艺术大学、菲律宾岷达劳国立大学合作呈现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当时,四个国家团里的表演,让观众通过不同文化视角、不同的表现手法,“穿越”不同文化空间,欣赏到一台多语汇的精彩演出。这样的戏剧文化融合,在今年的戏剧周舞台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其中,由印尼Bengkel Tari Ayu Bulan剧团带来的印尼黎弓舞《梁祝舞曲飘移》,就让南宁观众大开眼界。他们不仅领略到了来自印尼巴厘岛的异域风情,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咀嚼“梁祝”这一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谓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一顿丰盛大餐。
在印尼巴厘岛上,人们的祭祀仪式、婚丧嫁娶、生辰庆贺都离不开舞蹈,岛上众多的寺庙,寺庙前的空地就是人们跳舞的好场所,黎弓舞是巴厘岛舞蹈中最为优雅的一种,黎弓舞者妆容精致,身着金色锦衣,配合着古老的音乐伴奏,由年轻女人表演,以表演者闪闪发光的双眼和颤抖的双手为特征。这次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来自印尼巴厘岛的传统舞蹈,观众的热情可想而知。当金色的光线洒落到舞台上,几百名观众也都沉浸在异域风情的舞蹈当中,仿佛置身于巴厘岛上欣赏到来自南洋美丽岛屿的舞蹈。
用黎弓舞来演绎“梁祝”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种怎样的奇思妙想呢?两种古老文化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火花又有多么的神奇美丽呢?“如梦似幻”,是观众对这部歌舞剧提到最多的评价,具有神秘色彩的金色黎弓舞讲述唯美的梁祝爱情故事,这是一种如“佳人难再得”般的艺术体验,身在斑斓的光影中,观赏充满感染力的黎弓舞,对于在剧场中的每一位观众都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体验。
此外,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带来的精彩独角戏、新加坡Sriwana带来的传统马来舞剧、越南国家Tuong剧院首次献演邕城……这些东盟艺术家们带着满满的诚意前来演出,而我们的南宁观众也以最热烈的掌声回应了他们。
国内艺术戏剧精品连场上演
在前两届戏剧周上,来自东盟各国的艺术团体在舞台上献出了浓厚异域风情的精彩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但今年,来自我们国内的五大国家级非遗剧种也在戏剧周的舞台上魅力绽放,精品剧目与非遗传承完美融合,精彩程度不亚于国外团体的演出。
本届戏剧周上,国内团体共为广大观众带来了粤剧、壮剧、桂剧、高甲戏、花灯戏等五大国家级非遗剧种的经典剧目。南宁市戏剧院的大型南派粤剧《璎珞传》、深圳市粤剧团的现代大型粤剧《驼哥的旗》、广西戏剧院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传习中心的新编高甲喜剧《范进中举》、贵州省花灯剧院的经典花灯戏《枫染秋渡》等将陆续绽放绿城舞台,在唱念做打、水袖翩跹中展现中国地方戏剧艺术历时弥久、动人弥真的情怀,唤起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温情与敬意,让中华戏曲之花在百花园中绚丽绽放。
一开始,看惯了东盟异域风情歌舞表演的观众,似乎对这次首次来到南宁的贵州花灯戏并不感冒。但待他们真正看下来,却发现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是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汉族曲艺,也是贵州省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经过几代花灯艺术家的艰苦开拓和辛勤探索,已经由一个单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衍变成载歌载舞、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此次首演南宁的花灯戏《枫染秋渡》,曾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该剧主要展现了女性大爱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展现了贵州丰富的酒文化,弘扬了“真、善、美”的酒品、人品。整个故事放在贵州浓厚的酒文化背景中,充满贵州地域文化特色。
记者在《枫染秋渡》演出现场看到,表演结束时,观众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歇。其中一位演员表现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掌声正是证明他们的戏也得到了广西人民的肯定。他还表示,希望能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慢慢了解这些古老的剧种,做好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新变化让大家都能满载而归
几场戏看下来,记者找到一位观众李女士,希望她说说自己对今年戏剧周的感受。“今年参与戏剧周的剧种多了许多,让人看得特别过瘾。”李女士说,为了能够配合这一周以来各场演出密集的时间表,她私下做了个自己的行程安排,以便于更加方便快速地“赶场”看戏。
李女士提到的感受,确实正是本届戏剧周的最大变化。今年,参与戏剧展演的东盟国家、国内省份较往年多,范围更为广泛。可喜的是,广西部分高校剧团也积极参与,这是往年所没有的,是本届戏剧周一个新的突破,为戏剧周带来清新的青春气息与活力,而戏剧周观众及参与者年龄段也将刷新,会更趋于年轻化。国外、国内共17个团体参与戏剧展演,其中国外团体8个,国内团体9个。演出团体的增加,让戏剧周的活动内容也变得更丰富多彩、多元化。除了常规进行的戏剧展演、戏剧工作坊,研讨会、剧评会等活动,还开展戏剧大讲堂之《香港戏棚文化》、中国——东盟微电影比赛与展览、中国——东盟粤曲大赛暨首届粤剧红派艺术大赛、中国——东盟艺术展览、中国东盟粤曲票友会等活动,让戏迷们大饱眼福。
最有意思的是,前两届深受观众欢迎的戏剧工作坊,在今年也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再只是在固定的时间段举办,而是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就马上开展戏剧工作坊活动,让广大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与多才多艺的东盟艺术家“零距离”接触,现场学习和感受东盟戏剧文化,切身体验东盟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微妙差别和戏剧表演的快乐所在。
戏剧周主办方——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宁告诉记者,自2013年创办伊始,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就致力于携手东盟,共同打造一个多元文化、释放活力的艺术盛典,并积极搭建传播友谊、互鉴文明的交流平台,开拓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新视野。2015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前两届戏剧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首度列入了国家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2015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范畴,实现了举办规格的大幅提升。毫无疑问,在明年的戏剧周上,我们还将能看到更多崭新的变化。
新闻推荐
◎资讯9月26日,广汽传祺“没有弯道的传祺世界”第五季驾临绿城南宁,数百名传祺车友齐聚安吉园艺专业汽车试驾中心,零距离试乘试驾了传祺GS4、GA6与GS5Super等传祺车型。据悉,“没有弯道的传祺世界”...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