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贾经纬
目前在南宁市殡仪馆,上百具遗体长期占用遗体存放冰柜,严重影响了该馆的正常运转。去年底,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无人认领的遗体保存一定时间后,可依规进行处理。然而《办法》实施至今,南宁市殡仪馆内长期存放的遗体却有增无减。
大半冷柜被长期占用
近日,在南宁市殡仪馆业务大厅,记者见到有逝者家属向工作人员提出将遗体冷藏一周后再火化的要求。工作人员建议该家属尽量不要存放太久,因为“馆内冷柜很紧张”。
统计显示,南宁市殡仪馆内,2012年无人认领遗体仅有1具,2013年增加到6具,2015年2月底达到138具。在此过程中,2014年11月,南宁市出台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可对长期无人认领的遗体进行处理。然而,《办法》出台以后,殡仪馆内冷藏的长期无人认领遗体不降反升,今年以来馆内存放这类遗体最多时达到188具,目前馆内存有这类遗体160多具。
南宁市殡仪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馆内共有260多个冷柜,长期无人认领遗体就占去了一大半,平均每天又有3至5具无人认领遗体进到殡仪馆,“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区内其他不少地方的殡仪馆也都面临着类似困境。
增加冷柜无法“治本”
一半以上的冷柜被占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南宁市殡仪馆的正常运转。该馆2013年采购了64个冷柜,2014年又采购了100个冷柜,目前又采购100个冷柜,但仍不够用。该馆相关人士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
除储藏空间之外,让殡仪馆头疼的还有不菲的维护管理费用。目前南宁市财政垫资的100多万元费用尚能维持这些遗体的存放,但随着遗体数量增加,今后怎么维护管理将是个难题。据了解,一具长期存放的遗体需要消耗冷藏的电费,还有冷藏柜每年的维修费,再加上人员看管费用等,算下来一具遗体一天的成本达五六十元,一年下来约2万元。
出台《办法》欲解难题
维护成本如此之高,为何殡仪馆不将这些遗体火化?据介绍,目前的超期存放遗体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涉及司法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者,案子没结,死者家属希望留着遗体追回一些公道或赔偿,因此不愿火化,或者有些案子根本找不到家属;非正常死亡的,如死者生前在车祸中意外受伤或急病突发,一旦不治身亡,而身上又缺少有效的身份线索,就成了无主遗体,长时间无人认领;死者家属因经济原因不肯露面。
根据相关的殡葬条例,一具遗体要火化,需医院或公安部门开具死亡证明,然后家属在火化通知单上签字确认,方可火化,无人认领的遗体则无法火化。
2014年11月,南宁出台《办法》,对公安机关和殡葬管理机构处理无人认领的遗体进行了明确。殡葬管理机构在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官网和市级以上报刊发布公告之日起,30日内无人认领或认领人拒不办理火化手续的,公安机关确认无需继续保存的遗体,殡仪馆凭公安机关出具的《同意处理尸体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火化遗体。
《办法》出台后,殡仪馆内的长期存放遗体为什么反而还有所增加呢?该馆负责处理长期无人认领遗体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虽然在南宁市的层面有了政策依据,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难以按照政策执行。特别是一些经公安机关鉴定与案件无关的遗体,经法医鉴定公示后仍找不到家属的,有的派出所因为怕家属事后闹事等原因,不敢出具《通知书》。
新闻推荐
今报记者程浩楠南宁的苏先生夫妇在34年前结婚,结婚证现已损毁,去民政局补领结婚证时,除了社区证明外,还得找到两名旁证证婚人提供旁证材料。这让苏先生犯难了:“30多年过去了,要找旁证证婚人不容易,有了...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