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记者 凌青妹
2016年4月19日,居周刊迎来9岁生日。
从2007年至2016年,9年如白驹过隙。这9年里,居周刊不断成长、转型、蜕变,历经4次大“变脸”改版,但“一切为了购房者”的宗旨从未改变。9年来,居周刊为无数买房人提供了最专业的指导和最贴心的服务,帮助无数人实现住房梦。“不看居周刊,千万别买房”成为购房者的信条。
这9年里,楼市潮起潮落,一轮又一轮的政策袭来,市场各方喜怒哀乐,绘成一幅楼市百态图,而居周刊正是这一路的守望者与记录者。
这9年里,是一场由时间做东的改变。居周刊且行且珍惜,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开始。
9年
我们共同的成长
9年,469期居周刊,这是居周刊人衔枚疾行的硕果,也是购房者给予的前进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9年来,居周刊始终将“一切为了购房者”奉为使命。
一诺值千金。9年来,我们历经4次大型改版,把一切有用的内容,传递给购房者。我们与楼市客立方强强联手,打造房地产全方位营销平台,帮助购房者买到好房。
实用才是硬道理
4次大型改版,一切为了购房者
“居周刊又‘变脸\’了。”最近,这句话成为购房者圈中的流行语。3月10日起,居周刊迎来了自创刊以来的第4次大改版,作为9岁的生日礼物,也是回馈购房者9年的厚爱。
9年来,居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购房者”的承诺,用执拗的态度,为买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专业服务。9年间,居周刊进行了4次大改版,多次小改版。居周刊每一次改版,就是表明一种姿态:实用才是硬道理。
居周刊的改版,都紧跟时势。2009年,居周刊第一次“动刀”大改版。彼时,购房者获取信息以简洁的资讯为主。因此,居周刊在做深度内容基础上,大幅增加资讯,凭资讯赢天下。
到了2013年,互联网迅速发展,资讯迅速贬值。居周刊便大刀阔斧“变脸”,从提供浅资讯的地产周刊,转身为提供深度阅读的专业刊物,观点成为居周刊的利器。
世界总是变化太快。2015年电商、互联网大行其道,但居周刊坚信,实用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当年改版,加大了楼市新闻的报道力度,加强了对楼盘的专业分析力度,同时提高购房服务水平,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专业购房服务体系。
如今,传统媒体、自媒体、新媒体交织成了信息大爆炸时代。居周刊的第4次改版,秉承着“教你看清楼市”,“让你读懂房价”,“帮你买到好房”的理念,保留了“首席策划”、“楼市聚焦”等栏目,告诉购房者:现在该不该出手买房。楼盘分析旗帜鲜明地告诉购房,什么楼盘值得购买。还加大了片区楼市的版面,“楼价周报”囊括了“一周综述”、“大事记”、“上周最热”、“淘特惠”等板块,让购房者迅速掌握区域楼市动态。
强强联手谋转型
线上线下,打造全方位营销平台
作为一份专业的报纸,敏锐捕捉讯息,是我们的专业;同样,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主动转型。
事实上,从创刊之初,居周刊并不是甘心只做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它承载的意义,也不仅于此。“一切为了购房者”的使命,96328购房热线、VIP免费看房服务等一系列线上线下购房服务先后诞生,服务了千千万万购房者。
近几年,楼市风云突变,居周刊顺势转型。自2015年起,居周刊与客立方双剑合璧,成为楼市里一颗闪耀的明星。数据最有说服力。2015年,客立方和南宁30多家开发商形成战略合作,与15个住宅项目、13个商业项目展开销售合作,全年实现商业、住宅销售量达1900套,销售额超过13个亿。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转型”就是居周刊的“远方”。2016年,居周刊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衔枚疾行,全面与客立方融合,资源共享,从传统媒体成功转型为纸媒、电商、渠道销售三位一体的房地产全程专业服务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地为楼市交易双方服务。
9年
我们见证的楼市
9年,469期居周刊,这是中国楼市跌宕起伏的记录者,也是南宁珍贵的楼市成长史。9年的风雨兼程,居周刊直击楼市360°,触摸楼市最真实脉搏。居周刊真实记录了楼市各方的喜怒哀乐,镌刻南宁的“光荣与梦想”,全景式地呈现楼市最真实的方方面面,也指导了千千万万购房者实现住房梦。
9年跌宕起伏
记录楼市从疯狂转向理性
9年来,中国房地产发生了什么?从居周刊可窥见一斑。
《“救市”新政难解楼市观望结》、《南宁楼市进入“限代”》、《2011,让限购令飞》、《“双限”放松,楼市躁动》、《楼市“政变”观察》……这些有影响力的报道,记录的是9年来,政策笼罩下的楼市。
楼市9年,与中央宏观政策相伴。 2007年,房价飞涨,招致了严厉调控。当年,央行6次加息,狂热的市场转向暂时的冷静。进入2008年,市场陷入低迷。“救市”成为主基调,新政层出不穷。2009年,政策继续松绑刺激,楼市又陷入非理性的狂热。
眼看楼市疯狂再现,2010~2013年,中央再度重拳出击。“国十一条”、新“国十条”、“新五条”、“国八条”、“限购令”、“国五条”等调控政策继续加码。
2013年底,宏观调控发生微妙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内容甚少提及,这被视为政策要转向的信号。2014年,限购令、首套房认定松绑。2015年,是楼市“去库存年”,也是政策红利年。“3.30新政”、5次降准降息、公积金异地互贷等政策刺激楼市。2016年延续了2015年的基调,首套房、二套房首付低,契税营业税减免等政策红包,楼市小阳春提前到来。
可以说,居周刊见证了9年楼市的调控、涨跌、疯狂、低迷、理性的百态。
9年秣马厉兵
记录南宁的“光荣与梦想”
9年,可以改变一个人,9年,也可以改变一座城。9年来,居周刊记录了南宁的“光荣与梦想”。
从《民族大道的黄金十年》、《城市东引力》到《大鳄向西》、《五象上位》、《三塘逆袭》、《五象10年新跨越》……居周刊见证了南宁城市建设重心不断转移,城市版图不断扩张。
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市配套也向一线城市看齐,地铁、高铁等大配套款款而来。从《掘金地铁红利》、《抢占高铁头啖汤》、《东站生活圈报告》等重大城市题材报道,为购房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蓝图。
南宁,这座曾经的边陲城市,不断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吸引了众多大牌房企进军南宁。2007年起,许多外来房企在南宁发起“圈地运动”。
2013年则是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绿地、招商、富力、雅居乐、合景泰富、宝能等房企狂飙南下,在南宁布下棋局,万达、万科、恒大继续鲸吞土地增仓。2014年,大腕将从圈地走向实战,开门迎客。
9年的时间,众多大牌房企带来一线先进的开发理念,南宁人居水平不断升级。于是,恒大的国际9A精装,万科的“万科里”,碧桂园的高端精品,万达的商业魄力等纷纷落地,更高端的小区,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精工的品质,与绿城南宁的魅力更相配。
居周刊大事记
2007年4月19日
居周刊创刊。
2008年
居周刊承办环北部湾房地产博览会。
2009年7月2日
居周刊第一次大型改版。
2009年
广西地产盛会“黄金楼盘”首次举行,2012年改为广西地产金砖奖,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
2010年1月15日
96328置业热线开通。
2011年3月
启动楼盘六县巡展。
2012年
成功举办广西商业地产展。
2013年7月18日
居周刊第二次大型改版。
2014年
自媒体客立方上线,50辆看房车投入使用。
2015年4月16日
居周刊第三次大型改版。
2015年11月
居周刊与客立方融合。
2016年3月10日
居周刊第四次大型改版。
新闻推荐
有阅历的新建筑引爆南宁碧桂园天玺湾首期湖景精装洋房登记破万组
碧桂园·天玺湾“有阅历的新建筑”发布会现场。Photo/吴雄潮4月11日晚,碧桂园·天玺湾以“有阅历的新建筑”为主题的发布会在万豪酒店举行,南宁各大新闻媒体、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专家、碧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