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撷英
龚文颖
近年来,南宁流传着一则“狗剩家书”的段子,讲的是工人狗剩在民族大道上干活,2003年拓宽民族大道,写信给母亲说一年后就可以回家看她,到2010年民族大道修地铁,2016年民族大道全面“整容”,狗剩一直在民族大道干活无法回家探母。狗剩的回家心路,从充满期待,到无可奈何,再到愧疚不安。有消息称,民族大道美化亮化工程接近尾声,8月底将全线完工。
民族大道,一直是南宁的骄傲。但就像爱情里的定律,你越是爱它,它越任性。这些年来,民族大道任性地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周而复始地施工——2002年景观亮化,2003年路面改造,2004年拆除了朝阳江滨立交桥,2005~2008年铺设管线,2009年拓宽道路,2010年地铁开建,2016年美化整治……
这条宽敞的道路,一会儿遮着左脸,一会儿遮着右脸,很少显过全形。一拨儿植物不知去哪了,剩下的一拨儿也花容失色。沿线的车子全在找路,沿线的长椅和亭廊?对不起,人行道临时征用,跑满了电驴,您不会想坐在“驴群”里休息吧。
所以,狗剩不哭!10多年来一直回不了家的不光是你,还有我们这些被夺走了“归属感”的南宁人。
想要归属感,得有根基。脚下这条马路,10多年来却像拉链一样,刨开了铺上,铺上了又刨开,让人有些站立不稳。大家都知道,这是城市建设需要,现在的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快乐。这话来来回回宣传,老老少少都背熟了,但事实总是喜忧参半——大家吃够了灰尘,受够了堵车,终于等到一单工程结束,谁想紧接着,建设蓝图又会翻开新篇章。
这时候的民族大道,像一张沾了灰尘的旧名片,有点脏,有点乱,有点难看。作为它的主人之一,名片递出去的时候,也总有点尴尬。于是千千万万个狗剩,一边写着家信,一边心想:熬了这么久,这回总该是最后一次了吧!
这回的报喜信,有一条消息比以往更鼓舞人心——说是争取10年内不用翻修。这话要是成真,之前所有的痛苦和忍耐,也算是有了回报。城市要变化,要发展,搞建设是必须,需要全体市民的理解。中间磨人的艰难过程过去了,狗剩们的汗水总算没白流。
等了这么久,只盼路宽心也宽。也盼狗剩不再只会写信,可以放心地回一趟家。
(摘编自8月19日《南国早报》)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周红梅)日前,自治区商务厅等11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制定出台多项便民措施,包括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优化二手车交易服务管理等,以促进广西二手车便利交易,活跃广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推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