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推出《南宁市着力推动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进程》一文,同时在本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小电驴”不能太任性!南宁将“开处方”治治它,你怎么看?》,得到众多市民、网友的关注,并收到了不少留言,还有市民致电本报对立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民、网友纷纷支持通过立法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形成管理长效机制,让城市交通更畅通有序。
建议1
宣传和处罚并举
南宁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数量与日俱增也给城市道路造成了安全隐患,成为道路交通治理的难题。
网友黄玉杰认为,电动自行车开上机动车道已经愈演愈烈,特别是十字路口,是应该好好治理,否则交通事故只会不断攀升。
网友薇薇反映,凌铁大桥已经规划了非机动车从桥底转弯上桥走非机动车道,桥头有路标指示牌,但是很多电动自行车主不管指示牌,不遵守交通法规,直接上桥走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走在一起,让人不禁捏一把汗。“像这样的情况,交警可以加大处罚力度。”薇薇建议说。
市民小蔡则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和处罚力度,要打击无牌无证电动自行车,增加这些车辆使用者的违法成本,并对车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最后要在条例法规里明确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
建议2
从源头治理超标车
市民黄邵华认为,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甚至部分中学生也以电动自行车作为上下学的交通工具。黄劭华是一名老师,他多次与家长沟通,不要让孩子驾驶电动自行车上下学,但效果不大。商家为满足市民多拉快跑的需求,销售的多数为超标电动自行车,骑乘时无须驾驶证,而中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交通守法意识相对薄弱,违法现象普遍,不仅骑行速度快,还超载,时常出现3人同乘一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完全无视交通法。
“当前,电动自行车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了,首先需要加强源头管理,从销售环节入手,禁止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市民万唯建议,在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应当加入对商家的管控,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执法行动,形成震慑力,促进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公平有序。
建议3
驾驶电动自行车也应“持照”
“我认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应当像机动车驾驶员一样考取相应的驾驶证,持证骑车。”网友红衫建议,在考取驾驶证前还应当对驾驶员进行交规培训,让他们心里悬着交通安全这把“利剑”。
市民吴先生也是电动自行车大军中的一员,在马路上常常目睹一些电动自行车主因为超负荷载人载物发生的交通事故。他建议,除了驾驶员要持证开车,关于电动自行车载人载物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能载人载物,标准是什么,希望立法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网友KSir也表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要考取相应证件,同时电动自行车要执行年审制度,这样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法规约束驾驶员的行为。
新闻推荐
□小通讯员李辰炫(南宁市恒大新城秀田分校)长这么大,我经历的事如同天上的繁星那么多,但有一颗特别璀璨,那就是炸土豆。那天,我看到电视上放着传统炸土豆,心血来潮也跑进厨房动起手来。土豆真不好切啊,我...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