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骆万丽)记者近日从全区“清洁乡村”再提升活动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验收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区在6月集中开展“清洁乡村”再提升活动,通过一次全面的“回头看”,巩固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活动成果,为推进宜居乡村和幸福乡村活动奠定基础。
据了解,“清洁乡村”再提升活动重点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保洁队伍、长效机制、资金投入、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查缺补漏,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确保达到全区90%以上村屯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目标。
活动分两个阶段集中进行。第一阶段是6月1—10日,重点开展“一清二拆三整理”活动,全面清理城乡卫生死角、全面消除垃圾治理空白、全面完善垃圾治理台账、全面落实长效管护机制。
第二阶段是6月11日-30日,重点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各项要求,巩固生活垃圾治理成果,保障城乡环境卫生清洁美观。具体任务包括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项目建设,确保各项设施在6月10日前完成并投入使用;确保保洁员队伍稳定和正常运转,达到每个屯(自然村)不少于1名保洁员、每300人不少于1名保洁员的目标;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体制,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办法;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
据自治区乡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边远村屯就近就地处理”等3种模式已基本形成。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委将联合对我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验收。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乔晓莹)近日记者从自治区高院获悉,我区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在救济环境权益、制约公共权力、终结矛盾纠纷和形成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环境资源审判“民事行政二审...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