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她每天送出安慰 也渴望得到安慰

来源:当代生活报 2018-04-06 18:24   https://www.yybnet.net/

农雅兰 工作之余,农雅兰通过看书学习化妆知识,以便提高化妆技能。 农雅兰在模拟工作中的化妆状态

■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占玲/文 何学俏/图

核心提示

如果有一份工作摆在眼前,能够让人实现心中理想,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但如果这份工作会遭受外人异样的眼光,甚至被歧视,你还会接受吗?在南宁市殡仪馆工作的农雅兰接受了。今年43岁的她,是一位有着10年经验的遗体整容化妆师,她每日要替不同的逝者化妆,生离死别对于她而言,既是一件普通事,又是一件需要全力以赴的事。农雅兰说,给每个逝者化好妆,让逝者以最自然安详的方式离开人世,就是对家属的最大安慰。

1

挑战

初次面对遗体,她吐了一地

地板上到处都是血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浓重味道——当28岁的农雅兰跟随工作人员靠近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时,她的内心是崩溃的,尽管此前她已经给自己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当工作人员准备和她一起收敛遗体时,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她终于明白空气中那股奇怪的味道来自哪里了,但她还没来得及细想,身体便先有了反应,她跑到场地外围吐了一地。

等到她恢复后,回到工作现场时,工作人员已经将遗体搬上了车。现场跟着出车的一位领导看到她狼狈的模样,便当场决定让她去殡仪馆的化妆班做遗体整容化妆师,“领导当时说了一句话,‘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它,才能在殡仪馆工作。\’”而每日为遗体化妆,直面各类遗体,便是战胜恐惧的最佳方式。

2003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农雅兰进入南宁市殡仪馆工作,她的第一个岗位职责是跟随殡仪车收敛遗体。当时,很多人都不解她作为一名女性,为何会选择殡葬行业。农雅兰的父亲是南宁市殡仪馆的一位老员工,在她正式工作前,父亲曾对她说,这份工作也许会被外人误解,但是如果人人都对这个行业避之不及,那谁来做?况且能为逝者做一些事,让逝者安息离开,对于逝者家属而言,是一种最诚挚的安慰。农雅兰对于父亲的话表示赞同,更想证明给别人看,她能行。

2

减压

她需要不定期地进行自我疏导

4月1日,农雅兰要给一具高空坠落的遗体上妆,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遗体顺利地上妆,让逝者以最安详的方式和家属见上最后一面。上午11时,她已经连续弯腰工作了1个半小时,这具遗体破损得很厉害,根据她的经验,完成缝合大约需要缝上千针,她得和搭档小徐一起配合,先清洗身体再缝合,最后才上妆。

巨大的工作量让两人有些疲累,休息了1个小时后,在14时又继续工作。其间,农雅兰感觉到腰部酸累,但她手中的动作并没有停止,也没有一丝颤抖,每次工作都全神贯注,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遗体的一种尊重。16时30分,农雅兰和小徐终于给这具遗体化好妆,她轻轻地将垫在遗体颈部的两层遮布拿开。为了防止妆粉弄脏逝者的衣服,农雅兰每次都习惯性地给遗体垫上两层遮布。

傍晚,农雅兰回到家中,像平常一样,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她每次洗澡的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而那天,她花了比平时更长的时间,因为和那具高坠遗体呆的时间有些久,“这算是一种心理暗示和疏导,告诉自己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农雅兰说。

作为化妆班的班长,农雅兰每天大约要给10具遗体上妆,面对这么多的生离死别,就算她现在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遗体整容化妆师,她仍需要不定期地通过看书、和爱人聊天等方式,让自己得到疏导。

3

调整

面对不解、辱骂,她选择体谅

为了调节化妆班员工的心理压力,有段时间,南宁市殡仪馆领导将农雅兰转到了其他岗位,后来因为人手少,她又重新回到了化妆班。算上刚进入化妆班跟随师傅做学徒的大半年,农雅兰担任遗体整容化妆师已经差不多10年了。其间,她接触了大量的逝者家属,遭受过辱骂,也得到过感谢。2004年的一天,农雅兰花了6个小时给一位因车祸死亡的4岁小女孩化妆,为了能让女孩的父母得到安慰,在给小女孩穿衣服时,农雅兰特地给女孩打上了漂亮的蝴蝶结。

在那位母亲看到女儿的样子后,她含着眼泪握着农雅兰的手表示感谢,谢谢她送了女儿最后一程,“当时我很欣慰,因为我做了一件让家属内心稍微安慰一点的事。”农雅兰说自己嘴拙,面对家属,不懂如何用言语安慰,只能尽力给每位逝者化好妆容,让逝者能以最自然、祥和的样子面对家属,让家属得到安慰,让逝者走好。

当然并不是每位逝者家属都会对农雅兰表示谢意,曾经有家属认为她给逝者化的妆容不好而指责她,甚至说她不敬业。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农雅兰总是会等到家属发泄够了,再进行沟通和解释。在她看来,逝者的离开给家属带来了莫大的悲痛,责骂她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如果当时制止对方的责骂,或者选择避开,则家属心中的悲痛会更大,他们的情绪会更难以平复。

4

改变

她的工作逐渐获得尊重

直到现在,农雅兰还记得自己刚到化妆班工作时,母亲的一位邻居知道她的工作后,只要路过她家,便总说不敢轻易靠近。农雅兰的不少同学、朋友对她的工作表示不理解,而且有人在知道她的工作后,选择了疏离甚至不再联系。她曾想到医院去看望亲友的父亲,却被对方以“晦气”为由拒绝了;想参加朋友的婚礼,对方只称心意到了就行,人可以不出席;而逢年过节,农雅兰想和父亲一起去走访亲戚,部分亲戚也拒绝了他们的拜访。“那时候年轻气盛,心里气得要死,他们不理我,我还不想理会他们呢。”农雅兰说。

庆幸的是,农雅兰的丈夫很支持她的工作,丈夫是一名医生,对于她的工作非常理解。而今,农雅兰的内心已变得平和,偶尔出现旁人对她工作不理解的情况,她会一笑置之,不再像当年一样也跟着生气。

作为南宁市遗体接收和处理的主要服务部门,南宁市殡仪馆的化妆班每天大约要给40具遗体化妆,冬天时数量会增加,最多时有80具。每天像农雅兰一样为逝者化妆的遗体整容化妆师大约有17人,他们尽力送每位逝者最后一程,却也面临内心的压力和外界的一些误解。

让人欣慰的是,被误解的情况正在发生一些改观,这些年,有不少逝者的家属主动要加农雅兰的微信,并在微信里对她的工作表示敬意或者感谢。面对家属的行为,农雅兰有些开心和感动,她发现周围人对遗体整容化妆师这一职业的认可度在增加。

如今,农雅兰开始带徒弟。她常叮嘱徒弟们,给遗体化妆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尤其在触碰遗体时,一定要轻柔,不能有一点点莽撞;因为全力为每位逝者化好妆容,做好最后一站的摆渡人,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新闻推荐

生态殡葬利公益有情意

微言有道温康据《当代生活报》报道,日前,南宁市公益花坛葬活动在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举行,300具骨灰在音乐的伴随下,被缓缓葬入花草丛中。我区于2014年首次在南宁市推出免费花坛葬,5年来,南宁市每年都在...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她每天送出安慰 也渴望得到安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