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上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平台“南国早报”(微信号ngzbnews)。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何秀)开学后,家长群又活跃了起来。有人说,现在很多家长群有点变味,变成了“马屁群”“广告群”。近日,大连一家幼儿园发布了9条群规,引来网友们的热议。9月10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平台在早新闻“聚焦”栏目刊发《幼儿园定群规:严禁发广告求拉票、奉承拍马》一文,不少家长网友拍手称快。
现象:
家长群成了“戏精”家长的表演场
孩子一上学,家长就要加入家长群。有家长反映,家长群存在不少问题,有时让人无奈,有时让人感到逗趣,有时还让人焦虑。作为家长,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群里?不少家长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每次老师在群里发重要通知,家长群里总会有一大群家长跟在后面说奉承话。群里经常被无聊消息刷屏,家长工作一忙,就会错过重要信息。比如教师节,家长群里满屏都是祝福,家长们从早刷到晚。跟着发,感觉很形式。如果不发,又怕老师会有想法。”网友“森伟”感到焦虑,每个家长都在群里祝福老师,自己说还是不说,感觉都不对。
网友“陌上花开”也感到无奈:“感觉这样刷屏祝福,真的好没意思。”网友“可樂”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家长群里不少家庭是一家几口全进群。“孩子父母进来就够了,人多反而乱。”最让“可樂”受不了的是,老师群里随便说一句话,马上就有一波家长跟帖说“老师真厉害”“老师辛苦了”,仿佛马屁精一样,真的很无语。
网友“冬”说道,在他孩子的家长群里,有几名家长每天都聊得起劲,那些话题明明可以私聊的,却非要在群里公开说,还一个劲地对老师说奉承话,让人受不了。还有一些家长,不时发拼团或投票链接、鸡汤文等到群里,看得人心烦。
不少网友提出,家长群是班级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平台,不应让溜须拍马求赞之歪风在群里滋长。
心声:
为家长群定规则拍手叫好
日前,大连一家幼儿园发布了9条群规,网友们都拍手叫好。网友们认为,此举是为家长群树新风,刹歪风。
网友“老黄牛”认为幼儿园的规定好,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网友“岚子”说,家长群总有人发布各种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内容,让人厌烦,幼儿园的群规定非常好,有助刹歪风、治陋习。“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桥梁,不应该发乱七八糟的信息。”
网友“草儿”认为,幼儿园的“不予回复”的群规则最好。因为一个家长群成员数十人,如果每个人都随意在群里发消息聊天,浪费老师精力不说,还影响家长群的作用发挥。
网友“妙玲”说,以前她孩子的家长群也有“不用写收到之类的话语刷屏”的规矩,她也遵照执行过一段时间。结果家长会上,老师说有些家长不关心家长群,不在群里积极反馈响应。“没有明确的群规,家长真的会左右为难。现在幼儿园群规明确家长只能回复‘收到\’,不可以多回复其他内容,这样规定就非常具体,家长和老师们都能及时反馈到有效信息。”
网友“永远25的方宝她麻麻”认为,家长群建立的初衷是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家长们应该自觉维护家长群的清静,让其成为老师传达学校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应沦落为投广告、拉投票、奉承拍马的地方。
思考:
唯有规则才能让群回归本真
有网友认为,家长群的存在,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降低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但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要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在网络世界做“戏精”。唯有规则,才可能让其回归本真,让家校沟通路途更加畅通。
网友“红茶”说,老师每天工作都很忙,群里总有一大堆信息在刷屏,不仅会给老师增加工作量,也会给其他家长造成困扰。如果家长有问题,可以私聊或者电话和老师沟通。“群里信息过多,信息沟通就会变成了信息过载,正常关注就成了过度关注。久而久之,老师、家长都不堪其扰。”
网友“纵情歌唱”则提出,在普遍性问题上,家长有疑问建议尽量使用群聊,相关人员一起与老师针对性交流,提高家校的沟通效率。网友“M”说,其实,教师们忙于三尺讲台已经不易,在和老师沟通时,家长们不妨多一份谅解,多一份支持。家长与老师并肩作战,才能真正实现家校联盟。“给变味的家长群制定规则,让其回归本真,更好地服务于家校沟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三方应该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备受关注的南宁“8·30桃源交通事故”近日传出最新消息,检测机构初步判断事故直接原因为肇事车辆制动器故障。记者走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