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蒸日上的金华开发区
■本报记者史小辉
因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东阳横店影视城等享誉海内外的金华,地处浙江腹地,被誉为“浙江之心”,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曾经的金华,历史厚重,人文荟萃;如今的金华,依旧蓬勃有力,并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引擎。
9月24日至28日,2020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大型采访活动举行,包括南宁晚报在内的全国45家媒体组成采访团,深入金华市金义新区、金华开发区、义乌市等地,感受金华的城市新貌,见证金华发展变迁。
新区发展创新添动力跑出加速度
在金华市中部,金义新区百日筑基,拔地而起。这是浙江省设立的第五个省级新区,也是金华最具发展潜力的热土之一。9月27日,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来到金义新区,实地探访金义新区如何干出新样子,跑出加速度。
彩墙黛瓦绿树,小桥流水人家。曹宅镇雅里村是金义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当下金义新区乡村的样子。走在村中,水清、路平、灯明、景美,家家户户个性化的庭院建设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雅里村通过村庄整治使原来‘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了一个“水清、路平、灯明”的文明村。如今,雅里村依托盆景走廊、果蔬产业园等产业基础,形成“党建+农业+旅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模式。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也为金义新区发展提供新动能。今年9月30日开园的金华科技城,首批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总体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分为科技创新孵化区、高教文化创业区、高新产业发展区三大区块。从项目立项、落地到开园,科技城跑出了金华加速度。作为首个落地项目,浙大网新科技产业孵化园是金义科创廊道的示范和标杆。截至今年9月,园区已累计联系各类科技、人才项目16500余个,储备各类科技人才、商业生活配套意向落户项目41个。
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平台的建设。9月2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重磅升级,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正式获批。此前,金义综合保税区已属于跨境电商综试区和义乌国贸改革综试区范围。如今,金义综保区已签约落地网易考拉、义新欧班列等一批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业态发展的良好态势。
智慧管理“小网格”里蕴含“大智慧”
走在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高畈社区小巷中,一路都是色彩靓丽的墙绘。色彩斑斓的墙绘形成一道道“立体景观”。
记者注意到,小巷墙上还安装了数个小型“漂流屋”,为沿街住户提供物资、信息等服务。如今,高畈社区打造的睦邻巷、平安里、知礼巷等特色巷相互贯通,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高畈社区在数字化手段智慧管理方面成效明显。在高畈社区的餐饮店铺,食品溯源可以“码上看”。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店铺门口“放心消费示范餐饮店”招牌上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食材进货日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信息。
“居民需要口罩时,社区辗转联系上了一家口罩生产商,让居民通过网格员报名预约;居民需要蔬菜时,社区联系菜场负责人,让居民通过网格员报名同意采购送到社区……”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高畈社区书记唐淑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网格员成了社区居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如今,金华开发区共组建了5089名三级网格员,群众有事都习惯寻找身边的“红马甲”。
金华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日新月异
来到金华,“义乌小商品市场”必去不可。义乌历届市委、市政府接棒发力,促进了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如今,义乌为全球3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贸易服务,市场主体已超60万户,正积极打造第六代市场。
走进义乌进口商品城孵化区,每个商位门前都安装有触摸显示屏。显示屏可与市场高清大屏、客商手机互联互通,打造便捷的信息化采购。目前,孵化区内进口商品选品、导航、下单、支付、提货等采购环节已实现在线“一屏购”。作为建设义乌第六代市场的试验田,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经营面积大约12万平方米,汇集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种源头日用消费品。
义乌的魅力在于市场、在于特色,更在于文化。义乌以“中国众创乡村”为抓手,兼顾全面小康与留住乡愁,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曾经的李祖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义乌后宅街道李祖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里建有20多家创客基地,扎染工作坊、陶艺吧、铜器店、亲子阅读中心等充满文创气息的小店,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新闻推荐
男子坐在灯塔的栏杆上,非常危险。民警和消防人员坐在云梯车,劝说男子尽快下来。警方供图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10月4日中...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