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康安通讯员/许军)2月22日,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一家日用品公司为5批出口东盟、韩国和智利的货物向邕州海关申请了5份原产地证书,凭着这些原产地证书,出口货物在入境时分别获得4.8%—20%的关税优惠。
“我们与马来西亚客户谈判时,海关提前告知了东盟自贸区协定税率和政策导向的信息,为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发挥了关键作用。”日用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出口企业面临许多贸易风险,公司利用原产地证书这块“敲门砖”,拓展海外大市场,“去年,我们的出口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一共出口360批货物,共获得关税优惠约400万元。”
据介绍,这家日用品公司的销售市场主要以欧盟为主,2015年以来受欧盟原产地政策影响,输往欧盟的产品关税优惠停止,价格优势不再,市场逐步萎缩。邕州海关了解相关情况后,主动对接企业,开展“一对一”自由贸易试验区优惠政策指导,帮助企业了解各类自贸协定项下不同产品优惠税率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帮助企业重新拓展海外市场。在海关的帮助下,公司走出困境,陆续开拓东盟、韩国、拉美等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市场。
原产地证书是货物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与“护照”,也是企业享受关税减免和其他优惠待遇的“纸黄金”。据统计,去年,邕州海关共为南宁市出口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7568份,签证金额23.08亿元,涉及铝及铝制品、木制品、杂项化学制品、钢铁制品、机械器具及零配件、塑料及制品等商品,主要销往东盟及韩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签发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4523份,签证金额13.72亿元,为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6860万元。
新闻推荐
春天的邕城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南国早报记者赖武慧摄南国早报记者赖武慧春节后,南宁公园里、街道旁处处百花争艳,市民和游客...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