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上林新闻 > 正文

壮族传统仪式歌赶圩歌的壮文书籍出版发行了书中共收录

来源:广西日报 2013-09-17 18:14   https://www.yybnet.net/

《壮族传统仪式歌:赶圩歌》的壮文书籍出版发行了,书中共收录了26个章节814首壮族民歌,共计16800句歌词。

该书出版前,出版社给作者之一、年过八旬的“壮族歌王”李守汉打了“预防针”:“这书可不会成为畅销书哦,赚不到钱的。”李守汉回应:“我不要钱,你们帮着把广西的壮族文化传递出去,就够了。”

9月初,记者专程赴上林县,采访了李守汉这位壮族文化的“守护者”。

他,守护壮族文化数十年

要在上林县找到现年81岁的李守汉是很容易的事,当地称他们家为“上林第一家”:四代同堂的李守汉家有30多口人,成员间宽厚包容,儿孙人才辈出。

和谐的家庭气氛,给李守汉带来了做工作的充沛动力。

李守汉13岁开始唱山歌,20岁起自己写山歌,并展开了对壮族文化等“非遗”艺术的保护,至今已搜集整理了各类壮族山歌百万余字,曾荣获中央文化艺术协会颁发的文艺家金奖,并被广西山歌学会授予“广西民间歌王”称号。

在很多研究壮学壮文化的专家眼中,李守汉有着用勤奋及悟性垒砌起的传奇。数十年来,他已从民间挖掘出了1000多首山歌、4000多条壮族俗语、100多个完整的民间故事及三声部的叙事诗式壮族民歌。

“我收集山歌时,对原歌词会坚持不改不增不减的原则,保留住壮族方言的原汁原味。”李守汉如是总结着。

他,将壮族山歌唱出了国门

80岁那年,李守汉以年纪最大的考生的身份,参加了广西首次壮语文化水平考试。为了记录下山歌歌词,李守汉在2005年即73岁那年,学起了电脑,起初是看着说明书,后来就向孙子讨教,“现在啊,我会网购,我老伴的保健品,我上网买的,我还会发电子邮件。”

李守汉写剧本、写山歌,有自己的绝活,他所写的剧本《和谐家庭》在参加2012年南宁家庭情景剧展演比赛时,几分钟就唱哭了台下的评委及观众。

李守汉编写的山歌《哥哥种蔗妹种田》参加南宁市原生态民歌赛获得一等奖。此后该曲目又被选送到北京参加比赛,也获得了一等奖。这首山歌还被国家推荐到维也纳参加国际民歌赛。

他,让壮族文化开枝茂叶

李守汉从1999年的农历九月九开始,组织了上林县的第一支壮族民间文艺演出队,自己出路费、出钱做服装,自编自演壮族的山歌、舞蹈、小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带出了学生,带出了传承壮族文化的风气,使得上林县城的民间文艺团体从当年的1个,变成现在的23个。

李守汉默默地为壮族文化的传播所做的事,引起了当地党委及政府的关注与扶持,给人给钱给场地给予关心,当地开展宣传十八大、防艾、林业改革、无偿献血等活动,都会有李守汉老人的文艺队身影。

近几年来,李守汉所带领的壮族民间文艺演出队,在北京、烟台、贵阳等地的比赛中,频获金银大奖,向外界展示了壮族文化的特殊魅力。

李守汉透露,他不打牌不搓麻,现在每天除了做1个小时自编的体操外,其余大多时间都用于研究壮族文化,他希望能把民族的好东西好好地传播推广,让更多的人懂得有个伟大的民族叫壮族。

本报记者 李 军/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楼盘“争奇斗艳”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记者黄维国距离2014年房博会拉开帷幕的时间越来越近,广大市民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作为广西楼市“风向标”,房博会已走过12个春秋,这个被誉为“广西最大购房节”的展会,今年依然魅力十足。以“魔...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展“非遗”魅力2014-03-14 17:53
猜你喜欢:
求职者去哪儿了?2014-02-13 17:56
评论:(壮族传统仪式歌赶圩歌的壮文书籍出版发行了书中共收录)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