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武鸣新闻 > 正文

我第一次进党校

来源:广西日报 2010-07-31 22:40   https://www.yybnet.net/

□潘 琦

大学毕业后分配回罗城工作。听说自治区党校是专门培养党员干部的,当时县里经常选派一些干部到区党校学习培训,我打心底里羡慕他们,心想如果自己能到党校学习多好!朋友说,只有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进自治区党校学习,你现在是一般干部,不够格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被提拔为县委常委、办公室副主任,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有条件进自治区党校学习了,心里特别高兴。1974年春天,我终于接到区党委组织部的通知,到自治区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3个月。接到通知的那天晚上,我一夜没有睡好,眼前不断憧憬着党校美丽的校园和学习生活,还到书店买了很多参考书及学习资料。

上党校那天,县委车队派了一辆旧式的北京吉普送我到南宁,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专车,心里乐滋滋的。进到区党校一看,我大吃一惊,怎么是这个样子?校园面积不大,绿树成荫,但校舍不是一座座高楼,而是一排排红瓦砖房,小小的操场,弯弯的小路。可令我喜悦的是校园里时时荡漾着热情欢快的歌声,一张张素不相识的脸是那样亲切,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在党校,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职务高低各不相同,但是同学之间不论官大小,都没有“官架子”,平等待人。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很平易近人,经常到学员宿舍看望我们。党校老师讲课的水平很高,讲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社会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等课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后来才知道讲课的老师是从北京下放到区党校的,我的同学都暗地里钦佩他们。一些从边远山区来的学员,有时还偷偷地走过教学楼老师办公室,看看他们是如何办公、备课的,心里十分好奇!

我们班的房舍是几幢平房,七八人共一间,被子、蚊帐都是自己带来的,木制的两层床架,摇摇欲坠。每个宿舍就一盏25瓦的电灯,晚上根本无法看书,很多同学都坐在路灯下看书、抄笔记,但谁也没有怨言,都为有机会进党校学习而感到荣幸,大家都一门心思学习,一个个表现得十分优秀。学校伙食也很差,当时吃饭是定量的,很少有肉吃,我们几个年轻人常常端起饭碗稀里呼噜三下五除二很快吃完。晚自习后,稀里哗啦洗完澡,躺到床上一下子便睡着了……

在党校学习,最令我难忘的是搞社会调查研究。记得当时我们班是去武鸣县双桥公社做社会调查研究。全班30多人,分别住在3个生产队,和社员们搞“三同”。我的住户家里劳动力多,生活比较好,每天都可以吃到“两干一稀”(早上稀饭,中晚干饭)。我住在一间杂物房里,房东事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用木板铺了个简易的床铺,放了一张旧得不能再旧的桌子,我带下去的书便堆放在上面。房里没有电灯,自己花钱在镇上买了一支手电筒和一盏煤油灯供晚上看书;有了手电筒,晚上出去串村走访村民也方便。

3个月的党校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同学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都为能在区党校同窗共读而依依不舍。有位女同学因为学骑自行车把脚扭伤了,毕业之前,大家凑了点钱,买了些水果,派代表到医院看望她。她为自己没有完成党校学业而难过,大家都安慰她:来日方长,今后还有机会上党校。她点了点头,热泪盈眶,看得出她对党校和同学们的怀念。

后来,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换,我多次进党校学习,但第一次进党校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如同初恋一样,永远不能忘却!

新闻推荐

南宁:汇聚八方英才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

今天,南宁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这是首府南宁站在“十二五”规划新的起点上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会议。它既是一次全面回顾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既有成绩的深入总结会,也...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起点 新跨越2010-10-23 22:28
猜你喜欢:
评论:(我第一次进党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