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梁茂昌 韦丽娇)今年,武鸣县加快水产畜牧业发展,全力推进四种养殖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果,预计全年全县出栏肉猪140万头,出栏家禽2800万羽,全县肉类总产量15.8万吨,水产畜牧业年产值可达50亿元。
推进循环养殖模式。陆斡镇文桐村村民谢文标承包本村600多亩的松树林,投资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场,销售收入高达100多万元。武鸣县鼓励扶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林下养殖、果园养殖、蕉园养殖、蔗区养殖和水上养殖等种养立体高效循环养殖模式,推进种养高效循环规模养殖。目前,武鸣县采用循环养殖模式的养殖户达4000多户。
推行“一村一品”养殖模式。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推进,全县形成了很多的特色养殖村,如城厢镇大皇后村的水产养殖、陆斡镇文桐村的竹鼠养殖、锣圩镇板新村的桑蚕养殖等。大皇后村如今已是武鸣县小有名气的“渔村”,共有鱼塘1900多亩,年产水产品2000多吨。
推进“合作社+基地+养户”养殖模式。鼓励和扶持合作社自行组织,农民自愿入股、入社,发展联合养殖,确保降低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目前,全县有养殖协会、合作社20多家。该县锣圩镇规模生猪养殖户潘泰强组建了壮乡黑猪养殖合作社,今年上半年该品牌活猪售价每斤比其他猪价高1至2元。目前南宁市一家生猪经销商已经与该社签约,年购销达5万头。
推进生态养殖与休闲农家旅游项目有机结合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林下、山上、果中、蕉园、蔗区和水上、水边等渔牧业农家乐养殖。今年,武鸣县康佳龙、生力军等生态休闲养殖基地和4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乐)1月13日上午,农工党广西区委、桂和堂中药集团联合举办的“温暖过大年、爱心捐助”春节慰问行在江南区启动,当天为来自江南区的20名困难户赠送了价值近500元的新春温暖大礼包。 据了...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