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武鸣新闻 > 正文

一口古铜钟 带出的历史谜团 唐朝封陵古县城藏身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残垣断壁中?

来源:南宁晚报 2014-03-05 03:04   https://www.yybnet.net/

悬挂在寺庙内的大铜钟寺庙侧面 夯制泥屋群墙上有很多瓷片铜钟来源是个谜

■本报记者叶祯/文宋延康/图

一个豁了口的大铜钟,除了上面有“清朝乾隆”和“宣化县”等字样,其他字已经腐蚀得看不清楚;安置铜钟的附近,是一片仅有两户人家居住的泥屋群,夯制的泥墙中掺杂着疑似古代的青花瓷片和青花碗底、陶片,这在周边其他乡镇村屯是没有的情况;上个世纪邕宁县文物所在附近山头还发现了疑似汉唐时期的陶片,由于撤县并区人员分流,此事没有得到结论,不了了之。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真的是唐朝时期邕州封陵古县的遗址吗?一个个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让这个在《南宁市志综合卷》上仅有寥寥几句记载的唐朝古县城遗址显得扑朔迷离。

谜团

1

铜钟究竟来自何处?

有可能是“邕州宣化县”

春节期间,广西传统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之一的粟永禄回乡过年回到南宁后,给记者发了数张图片,内容是一口古老的铜钟、一个古色古香的祠堂大门、一片淹没在荒草丛中的泥屋群……

粟永禄向记者传递了一个信息:图片上的地方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那个地方在唐朝时叫封陵县,存在了261年。经过查阅资料和与粟永禄多次沟通,记者决定前往大张坡一探究竟。

踏着初春的细雨,穿越坐落在苦瓜地之间的村落,在大张坡一棵百年大榕树附近,一座翻新建设的寺庙静静地坐落在一口鱼塘边。

在这个外表崭新的寺门横梁上,挂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铜钟。在豁了一个口的大铜钟上,记者和兴宁区文联主席陈兆华经过再三辨认,除了“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这几个字比较清晰,其他能依稀看出的就是“清朝乾隆”和“宣化县”等字样,很多字已经腐蚀得看不清楚。

报料人粟永禄对这口铜钟很有感情。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应该加以保护,最好是把铜钟上的字拓下来,辨认上面到底记载了什么。

兴宁区五塘镇文广站站长方厚光是第一次听说有这口铜钟。他陪同记者一行前来探访,称在之前开展的文物普查中,都没有人上报说大张坡有这么一口铜钟。至于这口铜钟是一直挂在大张坡寺庙,还是从其他地方搬来的,无从得知。

记者在寺庙附近采访了七八名村民。说到这个寺庙,大家都知道是翻新建设的,也都知道寺里挂了一口古老的铜钟。但对于铜钟的来历和存在年限,村民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至于铜钟上的“宣化县”三字,大家更是十分陌生,都不知道这个“宣化县”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到底在哪。

谜团

2

夯制泥屋群是遗址?

青花瓷片都不是近代产品

在离寺庙不过百米之外,靠近稻田边的泥屋群几乎成了残垣断壁。走在这片泥屋群,两边都是爬满各种藤本植物的残垣断壁,仅在两座泥屋的门前看到崭新的春联。可惜的是,这两座泥屋的木门都是铁将军把门。

沿着泥屋群中一条青石小道拾级而上,青石板因为年代的久远和许久无人走动的关系,在春雨中有些光滑。沿着小道越往里走越让人觉得惊奇。这些泥屋群都是一座座的小院或大院,每一座从大门进去后,有庭院、主屋、厨房之分。

往内走了大概100米后,记者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泥屋群里,多数泥屋都是掺杂着陶片、瓷片的夯制墙体,但也间隔有几座泥砖房子。

在这些泥屋群的夯墙中可以看到,除了陶片,还有不少的青花瓷碗底以及青花瓷片,有几个完整的青花瓷碗底还落有花卉款识,只是没有发现落款年代。对照浙江大学出版社《青花瓷片纹饰图鉴》,这些无法从夯实的泥墙中取出的青花瓷片,无论是纹饰、着色还是款式,都不像是近代产品。

大张坡一队的李绍英今年已经80多岁,只记得自己大概年龄的她说,年轻时嫁到大张坡,那些泥屋群就已经存在了。至于是什么时候有的,婆家的人和村里人都没有说起过,反正那片泥屋群存在很久很久了。

85岁的黄彩英在17岁那年从兴宁区九塘嫁到七塘村大张坡四队。她说,在八塘、九塘也有一些泥房子,但是那边的泥房子都是用泥打成砖建房,她也是嫁到大张坡后看到这种掺杂了陶片、青花瓷片的夯制泥墙,才知道原来不用打砖,也能用泥夯成墙。黄彩英说,2000年,很多村民都建了新房子,原来住在泥屋群的居民几乎全搬走了。

出生于五塘镇皇族村的粟永禄说,估计如今大张坡的村民都不是土著,因为他自己居住的皇族村在他们搬去之前都是姓农的。他们搬去后,还有其他姓氏搬过去,成了如今一个多姓的皇族村。在族谱中,粟永禄也没有查到相关记录,问了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也没几个人能说得出唐朝的历史,更不用说唐朝的封陵古县。

记者在《南宁市志综合卷》中看到,兴宁区自古以来战争不断,唐朝梁大海起事,宋朝侬智高建南天国,明嘉靖七年“八寨”壮族人民起义,清咸丰九年五塘会党李青靛自称青天大王,清同治四年降清并剿杀孙仁广起义军,抗战时期的昆仑关战役。不同时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让村民流离失所。就像粟永禄所说的那样,估计唐朝梁大海起事之后,这里就没有原著居民了。

谜团

3

封陵古县在大张坡?

或者是唐朝封陵古县治所

还在上高二的时候,喜欢传统文化的粟永禄曾在邕宁县志上看到一些有关五塘的记载。在那有限的记载中,提到在五塘镇区北边,唐朝时有一个封陵县,是当时邕州七县之一。

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唐朝的一个古县县治所在地?这个信息让粟永禄兴奋不已。在随后的求学和工作中,他对封陵古县的探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历史典籍对这个封陵古县记载较少。除了唐开元十四年(726年)正月邕州封陵县少数民族首领梁大海发动起事后,唐玄宗下诏让杨思勖领军去镇压的相关记载,这个封陵古县的其他记载根本就找不到。

经过10余年的大量查阅资料,粟永禄综合各种史料,根据历史脉络还原了一个封陵古县的大概: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年)置,即武则天当政时期,为邕州所辖七县之一(宣化县、朗宁县、如和县、武缘县、思龙县、晋兴县、封陵县);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武缘县(武鸣县前身,前治所在伶俐,后迁至今武鸣)。存在261年建制。封陵古县城就在如今的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寺庙遗址处。

方厚光是五塘镇西龙村人,对于粟永禄所说的梁大海起事的历史他也曾有耳闻,但是对于封陵古县遗址在大张坡的说法,他觉得有待探究。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老人说过这事,在他知道的历年文物普查中,也没有普查到这一块的内容。

记者在《南宁市志综合卷·大事记》中查阅到,南宁在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建制。在唐朝的记载中确实有关于封陵县的记载,不过那一句话的记载是“开元十四年(726年)邕州封陵县民起事,骠骑大将军兼内侍杨思勖俘首领梁大海等3000人,杀2万余人”。

在《南宁市志综合卷》第一章“建置”中,有关唐景云二年的记载仅有一句话“景云二年(711年),原属钦州的如和县(位于今邕宁县西南部的苏圩一带)划隶邕州管属”,并没有提到封陵县。只有在乾元元年(758年)的记载中有一句“乾元元年(758年 )复为邕州,新置封陵县(位于今武鸣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邕宁县文物所曾有工作人员前往七塘村大张坡开展过文物普查,当时在大张坡附近的山上发现疑似汉唐时期的陶片。遗憾的是,当记者设法联系到当年的一名工作人员时,他却不肯接受采访,原因是当时的普查还没有结论,后来撤县设区,他已经不从事文物工作。对于大张坡是否唐朝时期的封陵古县,他谨慎地回应:有待考究。

新闻推荐

手舞春茶韵 别具古鼎香

■《食尚》记者覃希云 “彩蝶翩翩舞翠, 巧手快如风。细芽嫩叶筐筐满, 缕缕茶香情意浓。” 春分到清明,万茶萌发,茶枝吐绿。武鸣县两江镇古鼎香茶园云雾缭绕,薄薄的雾里,柔韧的茶枝上,一...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口古铜钟 带出的历史谜团 唐朝封陵古县城藏身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残垣断壁中?)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