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陈江 通讯员/黎霞)日前,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我区重大科技专项“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专项(简称“非粮专项”)实施两年多来,全部17个课题按计划进度运行良好,已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57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1.73亿元;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新增产值约12亿元,新增利润约2.6亿元,新增税金约6000万元。研究成果已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已取得多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其中,木薯燃料乙醇领域,广西中粮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木薯非粮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并建成了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示范装置,推进了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甘蔗糖蜜乙醇领域,广西科学院研究团队将发酵效率由原来理论值的89%提高到理论值的93%,节能33.3%,废液减排35.3%,其发酵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2011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在非粮生物燃气领域,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公司研究利用木薯渣发酵生产沼气,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和提纯净化技术,转化为高纯度的生物甲烷,用于车用燃气,实现生物甲烷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成为我国使用非粮生物燃气作为车用燃料的标杆。
新闻推荐
本报武鸣讯(记者/曾永联通讯员/梁茂昌)今年是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之年。武鸣县提前做好调查摸底和整顿转化工作,对情况较复杂的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登记造册,安排镇干挂点难点村,以“一表一策一...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