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宁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围绕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主题,南宁市创新民族工作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和有力抓手。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校本教材、进课间活动,大力弘扬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校园工作,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基础。
夯实民族教育基础
2011年,南宁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民族文化“三进”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配套下发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从2011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文化进校园等。市民委也从有限工作经费中,给予专项支持。
为加强业务学习和师资培训工作,南宁市确定了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学院、市委党校等作为南宁市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将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并分批分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业务培训班,通过巡回宣讲、发放资料、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业务宣讲辅导。
市民族文化“三进”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各个学校,编写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为“三进”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并组建6个宣讲团到各校巡回宣讲,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邀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作专题报告,并通过发放资料、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并授牌命名了沛鸿民族中学、新兴民族学校、滨湖路小学、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15个中小学校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校园示范学校。
目前,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已从最初的15所示范学校,扩展至全市200多所学校。活动掀起了校园里讲团结、创特色、比优势的阵阵热潮,让广大师生、家长体验到民族风俗节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工艺技艺的魅力。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南宁市全方位创建了民族文化特色学校,定期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开设民族体育项目,把民族风情引进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养成,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弘扬发展。
不少学校大力挖掘、整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有效传承。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17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沛鸿民族中学开设了毽球、珍珠球、抛绣球、板鞋和民族健身操等特色体育课程,在南宁市乃至广西享有盛名。兴宁区三塘民族小学、上林县城关中学则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飞竹操、三人板鞋竞技引进了体育课堂。还有武鸣县民族中学引进抛绣球,南宁市四十一中引进高脚竞速等民族运动,迅速成为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经挖掘、整合后,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也在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组建了“勒庆乐”艺术团,并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山歌,壮语校歌《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节金奖。滨湖路小学“梦之莺”民族艺术团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还建立了民族乐器传承基地,在全市52所中小学校开展啵咧、无孔笛、芦竹、独弦琴、竹筒琴、马骨胡、天琴等广西特色乐器挖掘传承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民族乐器传承人。
部分学校还研发校本教材,创新校本课堂,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更能深入人心。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设的民族教育特色课堂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跟着美术老师一起设计民族服饰,在手工班老师的带领下编织中国结、缝制绣有壮锦图案的小手机袋,二胡、琵琶、铜鼓班的孩子们则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演奏经典民乐,民族美食班的孩子亲身体验包粽子、制作五色糯米饭等。兴宁区三塘中心小学开设《壮锦》《绣球》课堂,传承了民族工艺。新兴民族学校研发的教材《菁菁校园》,把民族节庆、民族体育、民间手工艺、民族音乐舞蹈、民族聚居地的自然风光等内容融进其中,深受学生欢迎。还有秀田小学自编《舞动民族旋律》《走进民乐》等教材,创编了融体操、民族舞蹈为一体的健身操,同时开展民族器乐教学,营造了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
增强民族团结自信
南宁市还特别注重将民族节庆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经常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延伸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目前,全市有14所学校每年开展民族节庆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明秀小学每年开展的民俗风情节,让本校的四川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体验民俗之乐,各族学生亲如一家。武鸣县每年都会举办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师生可以观看到民族文艺展演,品尝到民族特色食品,大家其乐融融。秀田小学还会带领学生到县乡社区参加花炮节、农具节等活动,让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族节庆风情。
许多学校创办了多姿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园地,以创建民族特色园林小品、设立民族文化宣传栏等形式,促进学生民族文化素质的养成。在沛鸿民族中学校园里竖立9块刻有古壮文字的大石头,滨湖路小学民族文化园内展出壮族铜鼓、广西各民族服饰等实物,还有新兴民族学校打造的《布络陀经诗》和花山壁画微缩景观等,无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则在校门设立“壮乡舞韵”壁画,校园操场左侧设置了一系列以民族团结“和谐号”命名的动车宣传板报,表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愿望;还有综合楼展示厅有民族风情转筒,展示有图腾、服饰等内容。
各学校还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和升旗仪式,引导学生搜集富有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和表现民族精神的史实资料,开展“闪光的民族精神”读书活动和“我心中的民族精神”征文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讲述民族英雄的光辉故事。如:滨湖路小学开展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班队会活动、“民族团结乐金秋”参观实践活动、民族风俗阅读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让学生深受教育。
新闻推荐
中心组学习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014年以来,武鸣县委把中心组学习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在制度建设、...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