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文湘 本报通讯员 邱 莉 文/图
悦耳的歌曲唱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今年的“三月三”,广西迎来了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代表。
这是我区首次在“三月三”期间邀请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前来交流。来自台湾花莲、宜兰、台东等地的少数民族近200名代表,与我区群众一起参与“2016年中华一家亲——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活动”。这些代表包括台湾“三县七乡一大学”的青年学生、工商企业员工、农民等,分为5个团组,分别到南宁、百色、河池、贵港、崇左等市,参加当地“三月三”系列活动,并和当地群众进行交流。
4月9日,在南宁市武鸣县,2016年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花莲县丰滨乡的少数民族代表与广西、云南、贵州的群众表演团体,共同为观众献上一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歌舞大餐。
在贵港市,代表们参加了港北区2016年“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活动,观看了“三月三”民族文化文艺晚会,考察了贵港市博物馆、南山寺,了解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民俗文化展演和农耕文化、稻文化展示。
在百色市,代表们参加了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主题晚会表演及祭祀大典,到“百色·台湾”两地结对交流基地(头塘镇)开展基层交流,并到百色市右江区平圩民族新村、德保县、靖西市、田东县等地欢度“壮族三月三”。
在宜州市,当地群众以富有壮乡特色的对歌表演、竹竿舞和绣球舞,热烈欢迎台湾同胞和游客的到来。
代表陈廖安认为,广西通过举办“壮族三月三”,体现和发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这种全民狂欢共庆佳节的模式,值得推动和鼓励。台湾的原住民也应该向广西学习。
“两岸的少数民族文化很多是相近相通的,以后我们可以多组织类似活动,共同探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代表叶春荣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仕兴本报实习生韦啸本报通讯员欧丽华今年10月30日是希望工程诞生20周年纪念日。作为希望工程的发祥地,我区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喜人,通过资助“希望之星”、援建希望小学、培训希望...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