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在唐历村开展“同心惠民”送春联下乡活动。
本报记者 吴子贤 实习生 黄春爱 通讯员 张新杰
2008年以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先后在唐历村合作共建了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基地及同心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进一步创新了社会服务模式,在全区统战系统率先开启区、市、城区三级党内党外同心共建合作的征程。
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在唐历村同心实践基地开展了五大工程同心合作活动39次,积极推进了人饮安全、灌溉水渠改造项目、科技、文化、卫生、教育、党建等一系列的帮扶工作,捐赠款物15.45万元,帮助申请80多万元财政资金进行人饮工程和农田灌溉渠项目改造,结束了唐历村全镇唯一没用上自来水的历史,消除灌渠严重渗漏危及农田丰收和民房安全的困扰。
武鸣区甘圩镇统战委员邓培甘表示,同心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唐历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整个乡镇的同心统战工作树立了标杆,激发整个城区的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同心惠民工程
充分调动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百姓亟待解决的困难。近年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立足于办实事做好事,主动为唐历村解决基础设施、水利灌溉等困难问题,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2009—2010年,先后邀请市、县水利局和南宁水电设计院的同志多次前往唐历村进行实地调研,积极调动整合社会资源给予支持,帮助唐历村申请到21万元财政拨款,带动村委投资40万元,解决人饮改造工程项目资金。
2011—2013年,针对唐历村委反映的马定东干灌溉水渠年久失修的情况,积极联系南宁市、武鸣县水利部门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召开现场座谈会,多方联系,最终帮助唐历村申请到6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马定东干灌溉水渠年久失修,大面积渗漏,危及农田和民房,影响村民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身安全等问题。
2014年结合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捐资6万多元帮助唐历村修建村口排污水渠和硬化村委门口广场,助力唐历村村容村貌环境整治。
2015年至今,又出资10多万元支持唐历村开展村内池塘生态环境改造、池塘环塘道路硬化绿化改造、沿河绿化等项目,美化唐历村村容村貌。
同心科技工程
为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技术,增加收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在唐历村开展了一系列送科技送医送药和项目引介等帮扶活动。
2008年,针对村民反映的水稻受病灾害严重,多次喷施农药无效的问题,及时组织专家到唐历村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传授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施肥及识别真假肥料知识、生猪养殖防疫等实用技术,帮助村民掌握抵抗病虫灾害的技能,免费为村民进行耕地土壤抽样检测,并提出合理施肥的建议。
2013年,到唐历村开展“科技和平周”活动,邀请广西水产研究专家为武鸣县11个乡镇56位养殖户进行鱼类养殖技术培训,现场解答养殖户疑问,并向唐历村捐赠了6万尾鱼苗,投入资金8500元。
“自从同心实践基地成立以来,给整个村带来很大的变化。不仅帮助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还主动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唐历村村支书刘明超感慨道,为帮助唐历村调整生产结构,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主动联系市科技局、农业局深入到唐历村调研,先后提出了引种德国葱、韩国椒,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建议,为农村发展多种经济积极寻找新路子。
2014年,开展“同心科普进乡村”活动,邀请社内专家为该村养殖户进行肉鸭养殖、水库养鱼技术培训。2015年和2016年,组织种植养殖专家到唐历村开展科普讲座3次,对村民进行水牛养殖、柑果种植现场培训指导。
同心关爱工程
近年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援建校园环境、科普进学堂、帮贫济困等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动。
2010年,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县委统战部联合市科协到唐历小学开展科普进学堂活动,并组织医务专家免费为唐历小学271名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2014年,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县委统战部、武鸣县民族局共同出资4.2万元,修建唐历小学同心文化长廊,捐赠乒乓球桌等文体活动设施。
2015年,南宁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县委统战部联合在武鸣县甘圩镇唐历小学开展庆“六一”同心助学活动。向全校师生捐赠了3000册书籍、12套阅览桌、10个书柜、一批体育用品、1.1万元装修款等物资钱款共计7万元,并为唐历小学同心图书室揭牌。
唐历小学是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开展同心关爱工程的一个缩影。武鸣区甘圩镇唐历小学校长覃沛能告诉记者,唐历小学60%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自从成立同心实践基地,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每年都会来关心这些留守儿童,不仅捐赠电脑、书籍、文体用品、学习用具等,还帮建了同心文化长廊和同心图书室,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现在每年都有在外打工的父母将孩子送回来上学。”
同心文化工程
渐进式开展农村文化帮扶活动,渗透先进的文化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贴心模式引导村委带头学习新知识、村民追求科学健康的文化食粮,逐渐接受文化新理念,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近年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不仅支持唐历村加强村文化室建设,捐助3台电脑、1台打印机、4组书柜、10套桌椅和2万元书刊,而且通过建立图书借阅台账、出版板报宣传专栏、设立帮扶合作档案等方式,引导村委加强文化管理,帮助村民改善阅读环境,培养读书的好习惯,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还根据实践基地帮扶活动,创作《同心关爱在行动》小品等作品,在统战系统、政协文艺汇演上演出。
同心合作工程
为践行“同心”思想,积极探索扩大“同心”合作的途径,与唐历村委开展“同心”工作,达到合作共赢。
一是成立由三方主要领导挂帅的“同心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同心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了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中共武鸣县委统战部以及唐历村委相互通联、科学创建的工作网络,形成了“挂点单位主抓,唐历村委共管,全体成员参与”的唐历模式。二是投入1.5万元设立统战工作站,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落实工作人员,制定规章制度,广泛联系和整合统战资源支持唐历村开展“同心乡村”建设。三是定期开展实地调研,实时了解唐历村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帮扶方案。四是做好宣传工作,鼓励统一战线成员以及唐历村的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为“同心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提建议、办实事。
在帮扶过程中,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不断拓宽参政议政途径,主动走近村干村民,倾听民意,收集社情民意,将实地调研掌握的翔实材料充实到建言献策内容中,形成了解决甘圩镇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解决东干渠严重渗漏问题等9条社情民意上报,或形成提案提交市政协,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如“关于解决武鸣甘圩镇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的建议”,充分利用政策,解决农村师资不足问题的提案,呼吁缓解了当地小学的师资矛盾,有2位高校毕业生利用国家“特岗计划”政策充实进学校教师队伍。
多年来,通过实践基地共建,唐历村与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武鸣区委统战部建立起务实合作、和谐信任的互动平台,让先后建立的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基地及同心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加上洁净的环境,整个村庄让人赏心悦目。“这离不开保洁员们的功劳。”村民们如是说。 陆斡镇当前活跃着一支“夕阳红”保洁队伍,他们不计得失,以实际行动加快“美丽陆
深秋时节,武鸣区陆斡镇各村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加上洁净的环境,整个村庄让人赏心悦目。“这离不开保洁员们的功劳。”村民们如是说。陆斡镇当前活跃着一支“夕阳红”保洁队伍,他们不计得失,以实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