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莲塘圣茶谷景区从农民手中租来山地,农民可以得到租金收入,又可以到茶园打工。景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通过景区农产品集散基地,把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售出去,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村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创业的风险。在刚过去的“三月三”、清明假期,圣茶谷接待游客1.254万人,营业总收入18.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5%。
圣茶谷的发展只是南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昨日记者从市旅发委获悉,今年南宁市将继续实施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扶持13个以上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并继续开展旅游大项目建设带动帮扶脱贫工作,全年新创建广西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两个以上,助力上万人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
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
今年,南宁市将继续实施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在2016年启动扶持37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完成万人以上的脱贫任务。继续重点推进上林县、马山县、邕宁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区等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推进武鸣双桥镇、横县横州镇、宾阳黎塘镇、上林西燕镇、马山古零镇、隆安布泉乡、兴宁区三塘镇、江南区江西镇、青秀区伶俐镇、良庆区那马镇等10个乡镇创建南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全年新创建广西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两个以上,新创建广西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以上,拓展乡村旅游业态,构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助推旅游脱贫。
推动扶贫村屯旅游开发
深入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为旅游扶贫村编制旅游规划。从供给侧改革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或旅游带,形成以点带面、点面连线的发展格局。深化产业合作,积极推进旅游与农林畜牧渔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
重点推进开发马山“弄拉”模式、上林“三湖一寨”…… 南宁市还将继续开展旅游大项目建设带动帮扶脱贫工作。推进贫困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筹措资金扶持贫困村旅游项目建设。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引导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房屋资产入股分红、门票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加强贫困村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交通标识牌、休憩设施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集中力量在全市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品质较好的重大旅游项目,包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乡村旅游带等,重点推进开发马山“弄拉”模式、上林“三湖一寨”、隆安“那”(稻作)文化旅游等农旅融合项目,实施旅游项目带动发展战略。
开展旅游企业就业帮扶脱贫工作
今年南宁市将继续开展旅游企业就业帮扶脱贫工作。发动全市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企业、景区景点等已有旅游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发动景区景点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发动旅游企业采购贫困村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经营企业开发乡村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发动酒店宾馆帮助培训厨师及服务人员,旅行社推荐乡村旅游扶贫线路。
同时继续通过开展旅游技能培训引导进行就业帮扶脱贫工作。组织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培训、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等乡村旅游培训班,培训一批旅游服务技能人员。组织贫困村群众参加各级劳动部门及企业举办的各类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向市内外输送旅游服务型劳务人员,不断拓宽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鼓励更多农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办旅游经营实体,引导一批群众自主创业,开办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促进旅游购物。
举办和推广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继续做好旅游脱贫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办好民俗节庆活动,策划和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提高节庆活动的质量、规模和效益。举办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专题宣传促销,举办和推广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开辟乡村旅游扶贫线路。
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脱贫政策保障措施,贯彻落实扶持贫困村发展旅游业政策措施,对新创建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按有关政策给予奖励。对录用贫困户劳动力的旅游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扶持。
新闻推荐
体验原汁原味民俗饱览原生态好风光 ——广西“壮族三月三”系列节庆活动拉动南宁旅游经济 本报记者 莫岚远
游客争相体验竹竿舞。本报记者潘立宇摄青秀山接待游客9.5万人次,动物园接待游客8.92万人次,广西民族博物馆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美丽南方景区接待游客7.4万人次……在刚刚过去的广西“壮族三月三”...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