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武鸣 > 正文

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南宁日报 2019-08-30 04:54   https://www.yybnet.net/

不同区域的居民会有不同的禀性、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定势和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这些生存法则的形成,往往与独特的生活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那么,在历史传承的这条主线上,南宁民众又是怎样源起的呢?生活环境对他们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以及塑造他们的整体性格,又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持久、强大的影响呢?

2010年11月30日,广西所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大明山发现骆越古祭坛》。消息说,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在对大明山天坪进行全方位考察后,有了最新的惊人发现:大明山四天坪上存留着一个古骆越人的祭祀坛,初步考察认为——广西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古国最早的中心。

据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天坪属于大明山上8个大小不一的草坪之一,分别被命名为一天坪、二天坪……以此类推。8个草坪基本排成一条直线,与北回归线垂直,当地史籍称之为“天坪”,也叫“仙墟”。这8个草坪只长草,不长树,对这种奇特的现象,专家初步认为,这是古人类活动时间较长留下的痕迹。

在大明山四天坪上,发现了一个古祭祀坛。经考察组测量,祭祀坛所在高度为海拔376米,正位于北回归线上。祭祀坛由一个直径7.2米、高0.6米的圆柱形台,一个长24米、宽6米、厚0.6米的长方形台,以及一个直径12米的水池组成,被一层厚厚的草皮所覆盖。圆柱形台由每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拼砌而成——专家认为,这种外圆内方的建筑,是出于祭祀目的而建造;而古骆越人有在高山顶建造祭祀坛以祭祀天公地母的习俗。

在祭祀坛这个位置,中午时分还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

此次考察活动还在二天坪新发现了许多刻画符号,一些符号酷似龙蛇和凤鸟——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古骆越人祭祀习俗有关。

这则消息意味着什么呢?

大明山地处南宁北部,属南宁市行政管辖区域,距南宁市区仅93公里;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于靠近热带地区的亚热带范围,气候变化多端,是真正意义上的“气象万千”;这里山高林密,地形险峻,错综复杂,至今仍是蛇鸟鱼虫、飞禽走兽自由自在栖息和繁衍的天堂——按今天的话来说,就叫“拥有动植物多样性的完整的生态链系统”——否则,这里也不会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由政府专门设立风景区管理局,对这里的生态系统严加保护。

如果仅仅从远古的狩猎方式来看,在还未形成社会形态的时期,这里是很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那么,“骆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术界通常的观点是:“骆越”是很早以前就居住生活在我国南方岭南地区的古老民族;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骆人”的甲骨文记载。周代、秦代和汉代,生活在广西地区的人们,有时被称为“骆越”,有时又称为“西瓯”,有时又是“骆越”“西瓯”并称。由于当时仍处于氏族时代,“骆越人”的社会生活仍处于部落状态,而且部落很多,星罗棋布,故后人又称之为“百越”。

专家们认定,“骆越”是壮族先民所建立的具有灿烂文化的“古国”;今天的广西壮族,就是典型的岭南古骆越民族的后裔。

既然是“古国”,就该有“国都”——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可以叫做“社会文化活动中心”——这个“国都”或“中心”,究竟在哪里呢?

清代学者黄君钜著有《武缘胰图经》一书,书中记载:“武缘之水以三江为大。三江者,南流江、驮蒙江、大榄江也。南流江又名何滤江、可泸江,皆谓笼、武漓一音之转,即古骆越水。”——武缘县的南流江,正是现在的武鸣河。

武鸣河被称为“骆越水”的原因何在?经专家们调查发现,武鸣县境内罗波庙附近的陆斡镇,壮语读音为“Loegvet”(套用汉语拼音为之注),正是“骆越”的古汉语读音——很明显,“古骆越国”正是因“骆越”(陆斡)而得名,流经陆斡的河水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骆越水”。

另外,“骆越水”的壮语名叫“vetraemx”,这是“郁林”的古读音——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武鸣河水流到南宁与桂平的河段会被称为“郁江”!汉朝的政体是郡县制,西汉时期在这一带设置的“郡”,恰好就叫做“郁林郡”——“越”与“郁”,是当地壮语古读音体现在文字中时的一种轻微转换;“郁江”就是“越水江”,“郁林郡”就是真实意义上的“越水郡”——而“越”,或者说“郁”,则是“骆越古都”和壮族的核心文化标志!

再详细地说明一下:陆斡的具体方位,就在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带!

联系到此前有专家学者考证,大明山的天坪是古代练兵场,望兵山就是阅兵台,以及当地壮族民众代代相传的有关古代战争的大量传说,还有多年前在附近磨刀石一带丛林深处所发现的众多人体骨骸——这些战争遗迹表明,罗波庙附近地区,极有可能就是“古骆越国”进行“祀与戎”的中心,也就是“国都”的所在地!

历史学界所公认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所有的民族的“文化”,其基本来源,就是“祀”(祭祀)和“戎”(战争)——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而前面所提到的新闻报道,则更进一步佐证了“古骆越国”的“中心”在大明山天坪。

这样一来,依据远古先民“逐林而栖”“择水而居”的谋生规律,认定南宁市的原住民来源于骆越古国,大体上是不会错的。

因为,大明山本来就离南宁市区不远,南宁市地处左江、右江和郁江的“三江口”一带,水源充足,又是低矮丘陵地带,森林植被与大明山区域同样丰茂,古代时期动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南宁市在古代还有另一个称呼叫“五象城”——更加适合人类渔樵、狩猎和农耕,壮族先民探索至此,因为找到了更加适合的生存之地,从此结伴而居,进一步发展成为屯、村、镇、县、市,也在情理之中。

不可否认,城市人口来源的多样性和多渠道,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迷人之处。南宁市历史及文物考察部门的专家们,在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一个甲子的发掘、调查,发现了包括原邕宁县贝丘顶蛳山在内的数十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以及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时代、部落时代、部落联盟(从夏至战国)时代的石刀、石斧、青铜器等文物,足以说明远古时期最早的南宁市原住民,是由包括大明山一带的古骆越先民群落,以及方圆百里的其他古骆越部落的人口,慢慢汇拢起来的。

南宁人的远古先民,首先选择的居住地,在现在的南宁市邕江南岸,从东面的青秀山脚下,往西延伸到如今的下楞村一带,过了“三江口”的宋村,大约30多公里,临江依岸,据坡而居。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段,在今天的邕江大桥起,到大坑口码头,长度不足3000米。

选择在如今的南宁市邕江两岸群居,尤其是在北岸居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岸地势稍微低缓,有众多的河流分支,包括可利江、心圩江、朝阳溪、南湖等——不论渔樵与狩猎,直至后来发展为农耕,并依江往来和相互贸易,都更加便利。

这种选择,依据的是人类最草根的生存法则:能够生存下去并代代繁衍,比什么都重要——尚未开蒙的年代,还没有发展到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政治智慧。

直到改革开放前,“宁要江北一铺床,不要江南一间房”,这样的观念仍是南宁民众一个相当普遍的认知。

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现在所问的,“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实质上所指的,是“从哪里迁徙而来”,而不是指“什么时候诞生”;对南宁人远祖、原住民的历史追溯,也只能做到有一个大体的、甚至是模糊的年代界定。

南宁人民选择了“择水而居”,也就同时拥有和日益积淀了“水”的性格——温和、坚韧、适应性强,并拥有了非常宽容的“水”的属性。

老子曰:“上善若水。”

新闻推荐

125路公交车延伸至甘圩镇票价3元

本报讯(记者廖欣)昨日,记者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从12日起,125路公交线路延伸至武鸣甘圩镇,将建立甘圩镇碳酸钙产业园区与...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