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小玲
“这卡好,方便得很,有啥子事情,打个电话过去,就有人来过问了。”说起隆昌县古湖街道大东街社区的小小“便民卡”,社区居民纷纷称赞卡虽小,但作用大。
办事方便快捷
12月16日,记者来到大东街社区办公室,看到一盒盒“便民卡”摆放在桌子上,居民可以随意将其带回家。
卡片的正面印着“大东街社区便民服务连心卡”;背面印有社区便民服务内容,包括党群党务、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妇联工作、计划生育等;更重要的是卡上除了社区便民服务电话外,还公布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居民只要拨通上面的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及时为居民处理问题。
自从手机号码印上便民卡后,社区书记叶顶会本来就繁忙的手机成了“便民热线”。辖区居民遇到大小难事,都可以通过便民卡上公布的电话找到她。
一次,叶顶会和社区干部正在外面进行环境治理,竹市街一居民打来电话,反映部分居民家的宠物狗在院子里大小便,污染了环境,希望社区干部过问一下。叶顶会当天中午便赶过去,一户户地敲门宣传:环境治理需要人人参与,大家要自觉爱护我们的人居环境。在宣传环境治理的同时,希望居民管好自己的宠物。
一个周末,一个居民的家人去世,需要社区开证明拿到殡仪馆。一个电话,叶顶会立即就从家里到办公室专门为其办理。
“通过发放便民卡,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了,也有反映诉求的地方了”,叶顶会说,发放便民卡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让群众的诉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办理。
“未婚证明怎么开?”“哪种情况可以办理独生子女证?”……社区计生专干赵有坤也感到,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在便民卡上以后,咨询计划生育及相关政策的电话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有事打社区电话”的意识。
为民排忧解难
在社区发放的便民卡上,除了社区干部电话外,还有一些急用电话,包括匪警、火警、派出所、自来水公司、天然气管道故障维修、电力故障等电话。
“幸亏有了社区‘便民卡\’,才避免我们小区里头成了‘水世界\’。”步行街60号的门卫徐麟提起便民卡,也有很多话说。一天早上5点多,徐麟所在的小区突然“砰”一声巨响,他赶紧跑出去看,原来是自来水管爆了,水正哗哗地往外流。
“当时,我还在想,这下麻烦了,找哪个呢?”徐麟突然想起自己在社区拿到了“便民卡”,赶紧找到自来水公司的电话打过去,公司随即派人过来维修,既节约了水,也方便了群众用水。
此后,徐麟就一直随身携带“便民卡”。“自己方便,也方便他人查询。”徐麟一边从身上掏出便民卡来,一边向记者介绍,小区72户居民几乎全部发放了便民卡。
中心街170号的程师傅到社区拿了好几次卡,每次都拿几十上百张,放到小区门口的小卖部,然后发给需要的群众。
架干群 “ 连心 ” 桥
“小小的一张便民服务卡,作用可真是不小,有了它,感觉社区干部随时在身边,有啥急事心里也有底了。”采访中,居民群众纷纷这样说。
说起印制便民卡的初衷,叶顶会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此前,家里的自来水管坏了,通过辗转询问同事,才请来了维修人员。“我家出现这样的情况,群众家里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要让更多群众知晓一些急用电话,方便群众及时解决困难。就这样,小小“便民服务连心卡”便诞生了。
叶顶会介绍,社区目前已发放了近千张便民卡,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居民有问题、有困难就打来电话。社区干部都认真对待每一个电话,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
“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大东街社区的干部们不仅将服务宗旨印在便民卡上,也落实到行动中。叶顶会的手机与办公室电话“绑定”,只要有人打办公室电话,她的手机就和办公室的电话同步响起,成了24小时不关机的“便民热线”。
“便民卡”发放短短半年来,社区干部已记不清接到过多少个电话。或求助,或咨询,居民不用专门跑到社区,但可以随时找到社区干部,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和困难。
新闻推荐
(林佳丽)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以项目带动特色农业基地、工业产业链循环可持续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科技培训带动推广优良品种配套、无公害植保、科学养殖等技术。近年来,隆昌县桂花井乡党委、政...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