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山坡栽桑田间种藕 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来源:内江日报 2011-12-16 05: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耀民实习记者胡莹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隆昌县桂花井乡糖边村,只见有的村民在山坡上修剪桑树枝,有的村民正在田里收挖莲藕。

糖边村是当地有名的蚕桑村,村里有优质桑园600多亩,670户村民,有500多户栽桑养蚕,全村年养蚕超过1200张。

村干部刘宽元不仅是村里的养蚕大户,也是村里的蚕桑技术员。他栽种6亩多桑树,每年养蚕15张以上,收入超过20000元。在刘宽元的带动下,现在,糖边村有100多户村民每年栽桑养蚕的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

“这些年,村里一直在想办法帮助村民增收,栽桑养蚕既能美化乡村环境,还能为村民带来收入。桑园多了,乡村绿了,村民富了,栽桑养蚕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好路子,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去年,乡上又把我们村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示范村,在打造蚕桑经济的同时,鼓励村民在稻田里种植莲藕,发展田间绿色产业。”刘宽元介绍。

“今年春节刚过,我和村里的150多名村民就接到乡上的通知,统一到乡农技中心进行莲藕种植技术培训,乡上专门请来了市里的专家,给村民讲授稻田种植莲藕技术。经过一周的技术培训,村民掌握了莲藕种植技术,回来之后,乡上又免费为参加培训的种植户提供了莲藕种子,还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鼓励大家在蓄水较好的稻田发展莲藕种植。今年3月,我把家里的一亩多稻田种上了莲藕,没想到一亩多莲藕就卖了15000多元。”糖边村2组村民颜学章高兴地对记者说。

和颜学章一起参加莲藕种植技术培训的糖边村2组村民朱太贵,今年也种植了一亩多莲藕。朱太贵告诉记者,从莲藕栽下田到莲藕成熟收获,乡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罗炽恩每周都会到村上进行技术指导,平时莲藕种植户遇到困难,只要一个电话,罗炽恩就会赶来解决。正是有了技术人员的帮助,才有今年每亩6000多斤莲藕的收成。

种植莲藕不仅促进了村民增收,还带动了村里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支书曾令双介绍,今年夏天,村里的几十亩荷塘,远远望去,粉红色的荷花满眼皆是,碧绿的荷叶风情万种,景色迷人,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参观旅游。

“明年,我们村准备将莲藕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争取用5年时间将莲藕种植打造成全村的第二个绿色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另一个支柱产业。”曾令双说。

新闻推荐

隆昌县界市镇“高铁新镇”建设实现“开门红”

(张春记者李忠福)隆昌县界市镇以建设内江高铁新镇、隆昌北部新城为目标,抢抓机遇、攻坚破难,集中力量,将界市打造成为集“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为一体的内江高铁新镇。据了解,今年...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山坡栽桑田间种藕 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