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耀民
实习记者胡莹文/图
当前正值农田蓄水保水的关键季节。12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隆昌县桂花井乡糖边村,在去年新修的一个蓄水池边,村干部曾令双正察看蓄水情况。
“去年年底,村里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鼓励受益农户分摊工程任务,以工程单位组织受益农户自愿投资投劳完成建设任务。在县、乡、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村里新建了山平塘30口、山腰蓄水池42口、石河堰3座,并且还通过渠道的管网式建设,新建渠道 2400米,受益户数384 户,受益人口1595人,有效灌面3200 亩。”曾令双一边察看田间蓄水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记者看到,全村水利工程的管护人朱太海,正在一处新修的水渠边察看。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去年,山平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建成不久,村里就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由10~20人组成,协会执委会主任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副主任由1名村干部和1名单项工程用水户协会执委会主任担任,各组的组长或单项工程用水户协会执委会主任为成员。
朱太海对村里水利工程的管护情况非常熟悉,他用手指着蓄水池旁边的《水利工程管理公约》公示牌介绍了村用水户协会和渠道、山平塘、石河堰、提灌站等单项工程用水户协会执委会的主要职责。他说:“有了这些管护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问题,让广大村民得到了实惠。”
和桂花井乡糖边村一样,黄家镇郭家寺村也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12月10日下午,记者在郭家寺村采访时看到,村支书艾世锋正忙着察看村里1000多亩稻田的蓄水情况。
2010年,郭家寺村通过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整治山平塘5口、提灌站1座,新建渠道14公里、蓄水池7口,实现旱涝保收面积1056亩,解决了村里10个组、578户村民的生产用水。
“你看,这是我们村里农民用水户协会公示栏,上面有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护人员名单、工作职责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工程管理制度及灌溉管理制度,村民看了一目了然。”艾世锋用手指着村口的一块大型用水宣传牌说。
“村里农民用水户协会按照‘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了用水户协会和群众为‘小农水\’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工程管护责任人;同时,村里以‘小农水\’工程为重点,各工程逐个建立了管护制度,形成‘以水养水、永续利用\’的新机制,村民的生产用水得到了保障。”艾世锋介绍道。
新闻推荐
连日来,全国陆续发生多起儿童坠楼伤亡事故。这些惨剧的发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儿童坠楼事件频发 如何杜绝高空之痛?
儿童坠楼事件频发◇本报实习生王丽现象:全国多地发生儿童意外伤亡事故4月11日,江苏浙江,当地市民雷秋琴伸手接住邻居家8岁坠楼男童,被称“最美妈妈”。据悉,事发当天孩子的父母外出,只...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