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唐国强 记者 李忠福 文/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位市民的身体健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也越来越关注。
放眼全国,过去的几年,一件件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案件接连发生。吃得放心成了百姓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要求。如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一直以来,隆昌县委、县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事关百姓福祉的重要民生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来,隆昌县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中心任务,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实现了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目标。
一份份健康安全的食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一个个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呈现在市民眼前。面对媒体采访时,隆昌的老百姓常说一句话“这里的食品吃着最放心”。
狠抓宣传教育
做好监管工作
超市、商场、餐饮店......在隆昌,每一家店面都张贴或悬挂着醒目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信息公示栏、醒目的餐饮服务安全信息公示栏。这不是简单的公示牌,而是老百姓的“定心丸”。
4月12日,记者来到隆泸大道巨龙酒楼,这家规模不大的酒楼大厅内张贴着“隆昌县餐饮服务安全信息公示栏”,简单的一块牌子上,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年度等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食品安全承诺、食品安全投诉电话等应有尽有。
“为老百姓提供就餐服务,安全信息公示是很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酒楼管理员胡定红告诉记者,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多次到店内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要求必须把餐饮服务做好,把食品卫生做扎实。酒楼制定了食品安全等相关制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采购上,各餐饮店严把质量关。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绝不添加,同时,做好餐具消毒,对群体性就餐还采取留样登记,多方位确保食品安全。
隆昌县一家临街的餐饮店面,长期以来,由于厨房是开放性空间,看上去极不卫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导店主进行店铺升级改造。如今,这家餐馆门庭若市,亮堂的餐厅、整洁的厨房,让人真切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餐饮店老板最初对创建工作颇有微词,总认为“天天检查没有必要”,而现在,对创建工作是全力支持。“通过卫生监督执法大队的监督检查指导,我们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提高,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好多倍。”餐饮店老板说。
经营火锅的商家唐燕坦言,食品安全搞好了,她的生意红火了。大酒楼如此,小饭店也如此,大商场更是把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摩尔赛尔连锁超市是隆昌城区内一家大型超市,与众多餐饮服务行业一样,超市内各类安全信息公示栏张贴在超市入口处。记者注意到,所有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都依次排列。“哪怕是收银员,也是有健康证明的。”商场经理陈权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超市内所有的食品都能从超市办公室电脑中调出批次及检验报告。
说着陈权便拿出一桶奶粉进行试验,奶粉啥时候生产的、啥时候到的超市、具体供应商均有显示。
记者了解到,在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过程中,隆昌积极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开展广泛宣传。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开地展“五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活动。
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宣传内容进行了丰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常识均有涉及。对卫生监管卫生执法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了定时集中培训。
落实具体措施
确保创建成功
4月12日,当记者走进隆昌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时,这里正在进行公共场所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大队长胡声宇告诉记者,每周五,全县的公共场所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都来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向大家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知识。
如何创建?从哪些方面入手?隆昌县早就摸索出了一条实施路子。
2012年6月,隆昌县接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知,要求全力创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尹忠任组长,食品药监、卫生、商务、工商、质监、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并从6个部门抽调多名同志成立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办公室”。向全县印发了《关于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通知》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办公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尹忠在2012年11月召开的动员会上强调,食品安全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现实最紧密的民生工程,要不遗余力地做好,也必须做好。
动员会、推进会后,全新购置的检验设施设备和执法装备投放到卫生监督执法大队、一批优秀执法人员投入到食品卫生监督一线岗位、一大批餐饮店开始了华丽的“变脸”、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正在打响。
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隆昌县率先从农产品源头开始治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规范农业投入品。
各监管部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整治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方案。县城农资经营户基本档案和诚信档案、农资经营户公开张贴质量安全承诺书、进销货台账、农资购买票证查验制度等已逐一建立并完善。
充分利用监测设备、及时搞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土壤、空气、水质的监测工作,重点抓好无公害农产品药物残留量的监测工作,严把农产品市场入口关。另外,今年隆昌县将继续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畜禽养殖的全过程监管。
为确保今年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隆昌县还将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按照抓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对象的要求,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在整治中规范,在规范中整治,最大程度地消除餐饮食品安全隐患。按照创建标准和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先后开展了瘦肉精、地沟油和餐厨垃圾、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日前,记者从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获悉,从去年创建以来,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养餐饮业主的自律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目前,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达到了100%。
构筑城乡网络
确保食品安全
2013年元旦,隆昌县渔箭镇外出返乡农民工唐伟为六旬的父亲过生日,乡亲们愉快地吃着“坝坝宴”,感受着生日的欢乐。看着老人们喜悦的笑脸,唐伟欣慰地笑了。
在全国出现各种食品安全案件后,唐伟很是担心。别说是当天20桌的“坝坝宴”,即使是五六桌,也让他很担心。为确保食品安全,他打电话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接到消息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即派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坝坝宴”的原材料采购、厨师的健康情况,实地察看操作间环境卫生,确保了“坝坝宴”的安全。
自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以来,隆昌县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依法实施食品流通许可管理。日前,隆昌县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食品安全的网络体系。县政府分别与19个镇乡(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镇乡也层层分解责任,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了每个村(社区)。
记者了解到,隆昌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店”工程建设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和90%的行政村建立规范、统一的“食品安全示范店”或农家连锁店,食品示范店经营的产品达到200个以上,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
通过把监管触角延伸至社区、城乡结合部、乡村等监管力量薄弱地区,实现了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都有1名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该县建立了农村家宴申报、家宴食品及原料检查、留样备检、农村厨师持证上岗等制度。今年农村家宴10桌以上备案率达100%。
“流通环节十分重要,食品安全必须做好溯源机制。要确保百分之百的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保障制度。”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荣隆祥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李兰记者李忠福)“畅通廉情渠道、开通廉情直通车。”4月17日晚,隆昌县金鹅镇启动“廉情夜访”活动,县纪委现场指导。为防止活动流于形式,镇纪委成立廉政服务中心,对“廉情夜访”活动进行详...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