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实习生 唐国强 文/图
白墙、灰瓦、穿斗、翘檐,颇具川南民居风格的民房错落有致,道路两旁,行道树郁郁葱葱,田地里庄稼茂盛。走进隆昌县响石镇“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一幅秀美的山水画映入眼帘。这仅是隆昌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加快推进新村建设,是贯彻省、市的决策部署,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隆昌的具体实践。”隆昌县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努力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新农村综合体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隆昌县加快推进“三新”建设,尤其是在新村建设上,已初显成效。
今年,隆昌县着力编制完成县域新村规划,集中力量建好“群乐人家”,全面完成综合体民居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古宇村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等工作。
“群乐人家”旧貌换新颜
远眺山峦起伏、青山绿水、生机勃勃,近观亭台楼角、错落有致,一排排设计新颖、依山傍水的新楼拔地而起,彰显着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成效。
2012年6月,“群乐人家”正式启动建设。
2013年6月30日,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搅拌水泥、修砌围墙……
村口,矗立着崭新的牌坊,穿过牌坊,一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贯通全村。
山脚下,休闲广场、健身设施、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两名工人正在为窗户喷漆,记者注意到,所有的窗户均采用同类同颜色油漆。“按照色调统一的原则,门窗、墙体均采用统一颜色。”现场施工员刘明说。
沿着石梯朝上行走,颇具艺术风格的雕刻呈现在眼前。“新村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同步进行,目前,天然气已进场,电杆也正在打桩,本月底,基础设施能全部竣工。”现场负责人员邓明勇告诉记者。
正在干活的圣灯镇天螺村村民杨仁立说,这里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修得漂亮,他也想住在这里。
在围墙修砌现场,记者见到了村主任张胜利,他和“群乐人家”50余户村民一道,关心着新村的建设,见记者拍照,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的群乐村,道路大部分都是坑坑洼洼的,房屋几乎都破旧不堪,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按照县上领导的指示,2012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完成了全村36公里的水泥路建设。”张胜利说,目前农房“四改”也改造完工,人居环境快速改善。
张胜利说,目前,村里已建立健全建后管护机制、业主委员会等村民管理制度,实现了科学合理、建管相宜的新型社区管理方式。
“新村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连片培育、良性互促,才能不断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响石镇党委书记曾健说,“群乐人家”从去年启动建设以来,各方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聚居区建设采取统规统建与“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实施集中民居建设53户,风貌塑造按照川南民居元素搭配,已完成398户农房改造。产业发展上,引进上海的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完成土地整体流转500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池68口,养殖面积1360亩,实行虾、蟹、龟等特色水产养殖,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目前,“群乐人家”庭院绿化、生态垃圾处理池也建设完工。如今的群乐村,宽敞清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壁、排列整齐的农家院落,一栋栋、一排排新楼,让人耳目一新。“群乐人家”产村相融正由“梦”逐步成为现实。
启动“幸福古宇”旅游新村建设
作为内江市新一批启动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隆昌县“幸福古宇”新农村综合体,将立足“产村一体、产村融合”,加快建设旅游新村。
6月29日,记者来到隆昌县古湖街道古宇村,只见碧水蓝天、环湖松林,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在新村建设现场,两架塔吊正缓缓转动,几十名工人头戴安全帽,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干得十分起劲。
负责项目建设的四川隆昌国民建设公司梁尚勋告诉记者,他们的施工队伍共有90多人,分成三个大班组,分别从事钢筋工、泥工、木工和浇筑地梁等。目前,新村聚集点规划共34幢,其基础设施建设中,条形基础动工有9幢,完成3幢,地基钻孔25幢。作为建设施工方,他们将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早日完成古宇村新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古宇村村支书刘世全说,“目前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施工,要在6月底前,完成占地80户的农家菜园建设。今年底,要新建128户民居,配套完善水渠、给排水、电力、通讯、景观等基础设施,完成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完成1022米聚居点主干道、970米支路,完善农家菜园生活便道和生产便道。”
刘世全告诉记者,从他得知古宇村要建新农村综合体后,他心里每天就乐滋滋的。“古宇村建成后,比成都、绵阳等很多新农村综合体都漂亮!”
刘世全介绍,古宇村将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依托古宇湖,以古湖风景区争创AAAA级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近郊乡村旅游,在产业战略上求突破、在文化挖掘上求突破、在景观提升上求突破,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古宇村建设成为集兰草文化博览、婚纱拍摄基地、乡村生态休闲为一体、产村融合的新型农村社区和产村一体的旅游新村。
县统筹委的周忠鸣向记者介绍,古宇新村综合体核心区布局为“两区、一廊、两带”。“两区”,即新村配套服务区以及花卉苗木观赏区;“一廊”,即荷香花韵乡村风情画廊;“两带”,即湖滨休闲带和山地健身带。完善该区相应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解决农民统一居住后的就业难题,规划将此区域按照旅游新村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及打造,使其成为旅游区的中低端旅游接待场所,满足六要素中的“吃”、“住”等功能。并通过对建筑立面及内部的文化装饰,打造具有隆昌特色的古湖新居。
周忠鸣告诉记者,2013年主要完成古宇村核心区新农村综合体一期工程建设,即“6+1”。
“6”,主要是指民居及配套基础设施,即:民居、停车场、一期道路工程、聚居点内部的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村级服务中心和主广场建设;“1”,是指产业培育,即:完成农民自耕自种、占地80亩的农家菜园建设,启动培育旅游产业,力争引进1至3个旅游项目落户。
此外,按照县上要求,从今年到2014年,要完成新村聚居点建设、新村配套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加强民主管理和配套制度改革。
强化措施 推进建设
“群乐人家”、“幸福古宇”,作为新农村综合体的试点,如何强化措施,推进项目建设?怎样保障项目有序进行?
“群乐人家”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原则,按“一年初见成效,形成亮点;两年全面完成,典型示范”的步骤,将其建设成为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套的丘陵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典范。
在聚居上采取统规统建与“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在农房风貌塑造上突出“白墙、灰瓦、穿斗、翘檐”等川南民居元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依据集中、集聚、集排规划等措施,推进项目建设。
对于如何强化措施,推进古宇村建设,记者从隆昌县统筹委获悉,将采取三大措施,确保古宇村建设取得实效。
强化保障措施。古宇村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由县“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形成“统一指挥、县街联动、以街为主”的工作推进机制。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古宇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包片指导制度,成立由统筹委、古湖街道联合组成的指导联络组。
强化聚居区建设。“幸福古宇”新农村综合体一期工程已经启动,迁坟、青苗补偿、房屋拆迁、杆管线拆迁等工作已结束,环评、安评、地勘、防洪、平场、施工设计、规划许可、建设施工许可、选址意见书的办理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等已完成,监理单位、房屋标高已确定,目前施工队伍已进场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了川南民居土方工程及放线,启动了施工办公用房、施工大门、配电房和围墙建设。
此外,强化产业发展。依托古宇村资源优势,规划以旅游发展为主,以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辅,狠抓产业培育。
我们坚信,隆昌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定能亮出特色、建出水平,真正实现“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目标,为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美丽隆昌,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叶亮记者张仁菊)7月1日,隆昌县交通运输系统召开“中国梦”主题讨论座谈会。局领导班子、局中层干部、事企业支部书记和部分企业代表3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局党委书记、局长冯良传达了县委...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