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201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

来源:内江日报 2013-06-07 05:15   https://www.yybnet.net/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中共内江市委六届七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对奋力推进“三个加快”,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推进内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研究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确立内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内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统领全市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内江篇章。

(二)准确把握当前内江发展形势。近年来,全市人民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开创了跨越奋进的新局面,奠定了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当前,内江正面临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及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川南城市群等众多利好机遇,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内江“底子薄、不协调、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最大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够、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的最大实际没有根本改变,内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克难奋进,打一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战。

(三)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发展速度,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到2017年,全市实现“三个翻番,五个高于”目标;各县区实现“三个提升”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当年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建设美丽内江取得重大进展。

(四)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靠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把经济建设作为兴市之要,以在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着力次级突破为总体要求,以奋力推进“三个加快”为抓手,以内江新城、县城新区、重点新镇、农民新村、新兴产业“五新”建设为突破口,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奋力推动内江实现转型发展、跨越提升。

二、把握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努力保持内江经济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

(五)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主导战略,推进优势产业、企业、产品“三倍增”,集中力量培育百亿园区、千亿产业、千亿企业。重点发展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7年,力争把冶金建材培育成1000亿元产业,把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分别培育成500亿元产业,把电子信息培育成100亿元产业。做大做强中国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政策,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七大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内江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城市新区、产业新城的示范区,把连界工业园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把资中经济开发区、隆昌经济开发区、威远严陵工业园建成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威远镇西食品工业园、隆昌玻陶工业园等市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逐步成长为省级园区,全市形成超过500亿元的园区2个、400亿元的园区1个、300亿元的园区1个、200亿元的园区3个。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打造“百年川威、千亿企业”,到2017年川威集团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批“小巨人”、“成长型”企业。到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老工业基地重振提升。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 核心的城镇化,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 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 路,构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 和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布局 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 体系,力争全市城镇化率五年提高 9 个 百分点以上。加快建设内江新城,加大 各组团规划编制、核心起步区建设和城 市路网建设力度,到 2015 年形成基本 主框架,到 2017 年内江城区建成区面 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城市功 能配套,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高、功能 全的市政设施、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设 施和生态公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 度。推进旧城改造提升,扎实推进“一年 大变样”和“三年脱胎换骨”项目,重点 做好功能配套和环境改善,改革和完善 城区城管体制,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 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 管理城市。加快建设县城新区和重点新 镇,到 2017 年,资中、威远、隆昌县城建 成区面积均超过 28 平方公里;加快建 设白马、凌家、 椑 木、田家、连界、镇西、银山、球溪、界市、龙市等重点新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

(七)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有力促农增收。实行农民增收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负责制,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坚持产村相融,集中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力争到2017年,建成新农村示范片8个、新农村综合体32个以上。推进粮油、生猪、特色水产等十大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区域性市场流通网络,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优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集群。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相结合,搞好扶贫连片开发,实现贫困村向小康村、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

(八)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力争到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加快城市综合体和商贸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商圈、商务中心和商业中心,逐步形成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加快信息技术、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区域总部经济、结算中心、会展中心,推动高端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示范性智慧物流城,重点推进川南电子商务物流总部基地、川南城市配送中心等“一基地一园区七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旅游目的地,谋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九)扩大开放合作。继续深化“三大战役”,全力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大开放格局。以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标志性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深化与重庆、成都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链条,争当川渝合作“桥头堡”。积极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川南各市在资源开发、科技教育、城市建设、市场开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外贸出口规模,抓好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内江海关和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在融资、用地、用能等方面的难题,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30分钟内江”,全面构建“内联外畅、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推进高铁、高速公路、县域快速通道等各类交通干线建设,加大客货汽车站场建设、航道整治和码头建设力度,加速形成“一环五射三纵”的高速公路布局和“五横八纵”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到2017年,形成8条高速公路、6条铁路组成的快捷出境通道网络,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36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超过300公里,一级公路里程超过120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超过620公里,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500公里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深入实施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大中型骨干、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五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向家坝灌区引水工程和长征渠规划修编,抓好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强加油加气站、天然气供应管网等能源设施建设,改造升级电力骨干网架和农村电网,加快对页岩气等新能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增加对沼气池、太阳能等农村能源设施的投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等信息网络建设,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升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推介旅游资源 邀请天下客商

(实习生段春秀唐国强)6月9日,内江旅游推介会在隆昌举行。内江市向来自成都、遂宁、自贡、泸州、宜宾、资阳等九市的旅游协会和主流旅行社代表推介内江市旅游资源。据悉,这是内江市首次在“主场”...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201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