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烨 朱怡雨 文/图
人物简介
甘代兰, 女, 汉族, 生于1965年11月,高中文化。自从担任社区干部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到好评。 2010年6月,被中共隆昌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她的故事
留守老人的亲人
隆昌县界石镇天华社区地处偏远落后的山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社区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
在天华街上,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老人朱荣先夫妇,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去了。200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甘代兰。“从电话里得知朱荣先老人生病了。”甘代兰不顾冬天的寒冷,马上穿好衣服,及时与其他的社区干部联系,一边呼叫救护车,一边和老人的儿子联系,找人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使朱荣先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为解决她家的困难,甘代兰还积极与镇党委联系、汇报,为老人申请了医药费补助。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妈妈就没命了,你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朱荣先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后,紧紧地握住甘代兰的手说。
由于朱荣先年纪大,行动不便,走路靠拐杖。看到这种情况,甘代兰用自己的钱为她买药、买补品,还三天两头去看望她,并利用节假日、下班时间去搀扶她到户外晒太阳,陪着聊天、拉家常,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时间长了,老人都能听出甘代兰的脚步声了,攥着甘代兰就不愿意放手,嘴里总爱说的话就是:“谢谢!你对我这么好,比我的儿子还亲呀!”可甘代兰却笑着说:“这都是我们社区干部应该做的,社区的老百姓都是我们的亲人啊!年轻人都出去挣钱去了,对于你们这些老人来说,我们就是你的亲人、子女,照顾你们的同时,也是给那些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挣钱,回来好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甘代兰就是这样,对社区的低保户、五保户、留守老人,她经常去慰问,社区居民家里的红白喜事,她都要亲自到场,居民有事也忘不了找她帮忙。
社区建设的带头人
“甘代兰是我们社区建设的带头人。”记者采访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的天华街是狭窄的巷道,凹凸不平的路面,群众出行很不方便。甘代兰和其他社区干部一道商议,决心改变天华社区的面貌。
甘代兰和其他社区干部一道,积极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向镇党委、政府做专题汇报。采用多方捐款、社区居民自筹、政府补贴等方式,筹措资金,把长900多米、宽6米的街道完全改造成了水泥路面,并在街道两旁种上了绿树,安上了路灯。
街道变敞亮了,社区面貌换了新颜,社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更舒适了。
公平公正的调解员
曾教书育人20年的甘代兰担任社区干部没几天,社区一组的张大爷就找上门来,说他三个儿子因为老两口的医药费闹得不可开交,矛盾重重,希望社区帮助调解。
甘代兰找来张大爷的大儿子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做张大爷大儿子的工作。经过协调,不但解决了张大爷的医药费问题,三个儿子还决定每月给付老人一定的生活费。看着张大爷脸上愁云散开了,甘代兰的心里也感到十分欣慰。
“作为社区干部,哪怕受委屈,也要为老百姓服好务。”甘代兰说。为了及时解决居民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纠纷,甘代兰总是尽心尽力地协调、化解,碰到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及时与上级部门汇报,通过协调,尽量使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有效遏制各种矛盾的激化,使社区调解矛盾的成功率达到99%,确保了社区的和谐稳定。甘代兰也被社区居民称为“公正的法官”。
新闻推荐
(吴祥林)今年以来,内江市交通运输部门以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骨干工程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1~6月,全市共有12个新建和续建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开工...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