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德
去年9月,内江市启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来, 坚持把创建创业型城市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以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为重点,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创业氛围,推进全民创业,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了市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6个,创业培训基地22家,创业型社区1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53家,创业带动就业1.23万人。
加强领导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坚持把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市长、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市人社、发改、经信、财政、国土、税务、人行等28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创业型城市的决定》,出台了《内江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五大创业保障体系的创建要求,明确了“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占城镇劳动者的比例达20%以上;建立创业项目库,可选用的创业项目1000个以上;新增创业培训12000人以上;创业培训后实现创业10000名,创业成功率5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0000人以上”的创建目标,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同时,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7月16日,内江市召开了就业创业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要求各单位要创造性地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确保实实在在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重点突破 不断完善创业政策
坚持把健全政策作为重要支撑。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来,内江市相继出台了《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内江市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创业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办法、创业培训管理实施办法等10个相关配套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帮扶更多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一是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实施创业补贴。对初次申领营业执照并稳定经营,在政府投资创办的商贸市场内经营满1年以上的,给予每年2000元的租金补贴;对在其他场所首次经营满1年以上的,每年给予2000元的租金补贴;从事便民利民微利项目的,每年给予3000元的租金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凡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开展自主创业(国家限制行业除外)并正常营业6个月以上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创业补贴。三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个人贷款的最高额度达10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最高贷款可到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贷款,可由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200万元,财政部门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强化培训 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坚持把创业培训作为重要抓手。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依托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全市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一是培训基地专业化。为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创业人员的培训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创业、认识创业、顺利实现创业,内江市认定了内江技工学校、内江市就业训练中心培训部、隆昌县就业训练中心等22家创业培训机构,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精心策划培训方式、不断完善培训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教学质量,促进了参训学员成功创业。二是培训对象扩大化。为了使更多的创业者不仅要想创业、敢创业,还要能创业、会创业,内江市依据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创业主体,通过培训引导创业,并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将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三是培训师资资质化。建立全市统一的创业培训师资团,师资团成员需取得创业培训资质,并根据各地培训需要统一接受派遣,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全市43人取得了创业培训资格证书,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任为创业培训授课教师。今年来,内江市已开办创业培训127期,有4687名城乡劳动者参加了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已有783人实现创业。
新闻推荐
(胡德育记者李忠福)隆昌县石燕桥镇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茶”产业,促进茶农致富增收。在推进“千亩茶叶”产业中,该镇为原有茶叶农户和新发展茶叶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在原有3000亩无公害...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