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征)9月15日,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市委书记曾万明一行轻车简从,深入隆昌县部分乡镇调研工作。曾万明强调,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抓点带线促面,确保“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市委副书记任晓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泽广,副市长黄健等参加。
田网、路网、渠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农民新居,上万亩的大棚蔬菜基地。绵延20公里,辐射圣灯、胡家、响石3个乡镇、10个村的隆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带,通过实施新农村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四位一体”建设,正逐步实现山、水、田、林、路、产业、风貌的全面提升,“设施现代、产业聚集、环境优美、村民幸福”,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带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产业发展上有什么特点?”“农民的收入有多少?”“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举措有哪些?”在隆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带调研时,曾万明与当地干部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整个现代农业示范带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得知在提升现代化水平和注重特色规模发展的同时,示范带已建立4个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后,曾万明说,要通过改革、探索、创新,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和业主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集中打捆使用涉农项目和资金,走出一条丘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新路。
曾万明在调研中强调,内江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种植模式、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打造,加快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曾万明要求,一是决心要下够。通过推进粮经协调发展,探索稳粮增收新路子,使内江市“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重点要突出。实现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要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提升内江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要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三是效果要保证。要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并通过抓点带线促面,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集中连片发展,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民生连着发展,发展为了民生。曾万明一行来到云顶镇敬老院,看望慰问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
云顶镇敬老院里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目前集中供养了112名五保老人。
走进邓川华老人居住的房间,曾万明仔细察看房间内起居设施。
在房门口,曾万明与邓川华拉起了家常:
“老人家多大年纪啦?”
“75了”,老人激动地回答。
“在这儿生活得怎么样?”
“好。吃得好,住得好。”
……
曾万明叮嘱有关负责人,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好务,确保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曾万明十分关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问题。在山川镇山川社区,他分别来到社区各个服务室和服务窗口,仔细察看和询问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听取该镇党委书记的情况汇报后,曾万明对山川镇山川社区的服务群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确保各项惠民服务措施真正落到基层、收到实效,建更多“放心乡镇、放心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今年7月底至8月上旬,内江市相继召开了“一县(区)一策”工作推进会以及全市产业园区“一园一策”推进会,进一步激发了县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作为为县域发展提供水利支撑的市水务部门齐头并进,认真...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