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三尺讲台育英才 菁菁校园建功勋——内江七中女教师展亮丽风采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3-07 03:3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实习生 包中强

3月5日,在市妇联主办的“三八红旗手集体”和“三八红旗手”、“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内江市第七中学妇委会被评为“三八红旗手集体”,陈昆老师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苏玉华老师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在美丽的内江七中校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同事心中,她们是工作的能手、学习的楷模;在学生口中,她们是严厉的老师、贴心的朋友;在父母眼中,她们是孝顺的女儿、懂事的儿媳;在丈夫心里,她们是贤惠的妻子、体贴的伴侣;在孩子眼里,她们是慈爱的妈妈、无私的母亲。美丽的女教师们用她们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内江七中教育事业的“半边天”,她们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用专业的教学技巧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育得桃李满天下! 

三尺讲台育英才,菁菁校园建功勋。近三年来,内江七中共有16名女教师获得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一、二等奖。女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县级奖励或交流发表有100多篇, 10多名女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有13名女教师因高、中考成绩突出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学科教师,有6名女教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教师。15名女教师被评为市级党员示范岗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工人先锋岗”……获得校长综合奖励基金的女教师达100多人次,由18名女教师组成的英语教研组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师生心中的“花木兰”——谢锦玲

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今天在内江七中,也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她就是内江七中校长谢锦玲。

从学科教师,到优秀学科教师;从班主任,到优秀班主任;从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到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从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到副校长、校长。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20多个春秋,谢锦玲在讲台、在校苑,精心育人,乐于奉献。

而今,作为内江七中校长,她以身作则,带领全校教师严格执行“坐班制”;她每天第一个来到学校,却是最后一个离开,并且每天早上和中午都与“校园文明岗”一起值守,以微笑迎接师生。正是这样一份来自心灵的尊重与关爱,正是她真切地付出和朴实的微笑,感动着内江七中的每一个人。

谢锦玲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有一次她病倒了,经检查后医生建议她要尽快做手术,但她心系工作,心系学生,不愿意因为做手术而耽搁时间,毅然带病工作。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在家人和医生的劝导下,她终于同意住进医院接受手术,医生要求她至少休息三个月,但是她始终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和她最关爱的师生们,手术不到一周就出院了。她一回到学校就忙着准备学校迎接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检查,在代表学校汇报工作的时候,她每说一个字都明显地感觉到伤口撕裂的疼痛,但她依然面带着微笑,铿锵有力地做完了汇报,没有让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觉察到她是带着病痛在工作。

满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谢锦玲是内江七中全体师生心中的“花木兰”。

近年来,内江七中在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校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 市“一类品牌党组织”、“市级和谐校园”、“市级创先争优示范单位”市“园林式单位”,还连续荣获了“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市直学校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 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直学校教育宣传和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直普通高中教育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孩子眼中的“好园丁”——陈昆

在内江七中,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女教师当班主任,就是由淑女变成女汉子的过程。”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内江七中一位很受学生欢迎的女班主任——陈昆老师。

“在平常的教育中感悟教育,在平和的心态中追寻做教师的幸福。”这是陈昆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陈昆是学校里极有经验的老师,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上,她是许多班主任的偶像,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一位知心姐姐。在陈老师的眼里,没有优生与差生的区别,只要坐在教室听她讲课的孩子都是她的学生,她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她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进取精神;对学生负责,关心困难学生;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独特的理念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

回忆起曾经和学生的点点滴滴,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她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那是一个重组了三次的班级。在那个班上,有个同学上课老喜欢睡觉,让她很苦恼,她认真分析了这个同学的情况:因为入学基础差,自己越学越没有成就感,也就越来越自卑了,后来干脆破罐子破摔。

了解到原因后,她决定无偿地为这位同学补课,而且还和他一起制定奋斗目标,先把目标定低一点,让他找到自信。慢慢地,这位同学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后来上课他一想睡觉,就会自觉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课。高考临近,他晚上在宿舍挑灯夜战,他的学习劲头和成绩的提高,感染了整个寝室,把室友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带动了起来。最后,这位同学顺利地圆了大学梦。

体贴入微的“爱心姐”——苏玉华

苏玉华是内江七中的一名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她与丈夫严成学结婚27年以来,夫妻俩在生活上相敬如宾,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在家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全家相敬相爱、勤俭持家,营造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幸福之家,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苏玉华和丈夫孝敬老人,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老人家享受晚年的乐趣。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服侍病人既是一宗脏活,更是一件难事。她的父亲20年前因病去世,母亲已经95岁了,身体不好。多年来,她恪尽孝道,侍奉母亲,老人几次不慎摔倒,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她天天为其端屎倒尿,为老人洗澡,细心周到。她数年如一日地服侍老人,既没有一句哀叹,也没有一句的怨言。 

作为人民教师,她和丈夫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对女儿的爱同培养她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她的女儿严密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2011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也到隆昌县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不仅如此,苏玉华将她的爱心洒向了社会公益事业,丈夫也一直默默地支持她。近年来,她积极为困难团体和个人伸出爱心之手,先后参加市妇联“冬之暖”慈善募捐、“红十字”慈善募捐和“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慈善募捐等活动,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捐款多次。为遇意外交通事故学生郑晓琴、母亲病故学生管思琪、张政等多次捐助爱心,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了这些弱势学生。

“我所做的这些爱心善举都不计回报,完全出于自己一种本性的善良。”苏玉华用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被周围的人称为“爱心大姐”。

老人的“好儿媳”——陈文春

在教育教学上,她是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在生活中,她还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儿媳。陈文春老师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孝顺老人的好媳妇。

陈文春的公公由于年岁已高且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还经常把大便拉在裤子里、身上、床上、衣服上,臭气熏人。而婆婆又有心脏病、高血压、2700度的高度近视及老年性白内障,走路都要人搀扶。两位老人都需要人照顾。陈文春老师每天奔波在教育学生和照顾家庭“两点一线”上,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她无怨无悔。

2013年3月,陈文春的公公因病住院近半年时间,陈文春每周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周末赶到德阳为公公擦身、洗衣、换被褥,直到公公去年7月底去世。尽管如此,陈文春从未抱怨过,她总是笑呵呵地说:“公婆年纪大了,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做子女的责任”。陈文春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女教师,她的身上闪烁着熠熠光辉。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内江七中的女教师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社会发展的“半边天”,用智慧与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奉献的赞歌,用高尚的道德光辉温暖和感染着每一位到内江七中求学的孩子,教会他们成长、成人、成才!

新闻推荐

金鹅镇建好载体搭好平台夯实群众路线基础

(李兰)自2月中旬以来,隆昌县金鹅镇党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抓实载体建设,夯实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积极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工作新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送爱心 助春耕2014-03-14 03:3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三尺讲台育英才 菁菁校园建功勋——内江七中女教师展亮丽风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