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实 习 生 朱怡雨 文/图
■ 想方设法动员种植
隆昌县响石镇石硖村共15个组,1200多人,距离响石镇比较远,2012年,全村打通了联系外界的“村村通”公路,打开了制约发展的瓶颈。今年全村种植了600多亩塔罗科血橙。
一大早,石硖村7组村民许文田就在自家房屋后面的一片柑橘树林里忙碌,“阿姨,你在干什么?”“就是把前几天砍掉的杂草、杂树打捆,好腾出地来栽种塔罗科血橙。”许文田透露,自家有3亩多地,全部种的塔罗科血橙,还想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多种几株。
今年53岁的许文田在附近的场镇做了近20年的水果生意,用她的话说,“知道哪些水果卖相好,口感好,收益好。”加上她种了一些柑橘,在技术上对塔罗科血橙的种植有一定的帮助,动员工作很好做。然而,其他村民顾虑的事情多,动员村民种植塔罗科血橙成为村两委的难题。
方法之一,组织党员、组长、组员代表去外地塔罗科血橙基地参观、学习、品尝。
“亲身实践才是最有力的说服。”村主任李世玉告诉记者,去年12月,带领大家到泸州考察后,还带回血橙,让村里的其他村民一一品尝,用口感说话。
方法之二,逐级开会。村两委召开党员大会,针对百姓提出的劳动力少、管理难等顾虑,逐一想办法解决;每个组召开院坝会,依靠党员、组长组织人员帮助劳动力少的农户打窝、栽种,依靠合作社统产统销,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方法之三,宣传讲解。“村里采取口头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种植塔罗科血橙的好处,我们都知道塔罗科血橙的收益、销售、技术含量、营养成分等情况了。”石硖村3组71岁的村民郑德高说。
■ 田间地头培训技术
为了切合实际地让村民掌握种植、管理技术,石硖村村两委干部想出了很多好点子。
站在山坡上,李世玉和村民一同察看血橙的生长情况,由于今年的气候条件好,血橙发芽率高,成活率达100%。
“像这种季节,该如何管理?”李世玉对现场村民抛出这样一句话。有的说除了草就施肥,有的说该打药……
“教你们一种简单的方法。”李世玉摘掉一片叶子,对着大家,“血橙的病虫害主要是红黄蜘蛛,把树叶放在手心,双手拍一下,另一只手上若有红血丝,那么就得治理红蜘蛛,有黄色液体,就是黄蜘蛛。”“哦,这么简单。”
据了解,春夏秋是果树生长季节,也是病虫害大量繁殖的季节,除草、施肥、喷药都得进行。农村老年人多,视力有障碍,用这种方法更简单有效。
■ 轮换套种增加收入
塔罗科血橙3~5年才会挂果丰收,种植初期该如何在土地上“炼金”,村两委决定采用轮换套种增收的办法。
“品种上,尽量选择矮秆作物,这样不会影响血橙生长。”李世玉说,种植间距达到了4米,在间距中间可以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坡上的土被翻耕,已栽种血橙树苗,行间里有的套种花生、有的套种玉米,有的套种蔬菜……村民在除草的同时,也在打尖,现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套种收入能实现亩产万元,但必须科学种植,科学管理;3年后,果树挂果,每株能产100斤,收入亩产也能上万元。”李世玉说。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杨彩红文/图3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宾来到隆昌县圣灯镇,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面对面听民声,实打实解难题。一个多月时间过去,笔者再次走进圣灯镇,当...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